西域對我們至關重要,但在天下人眼中它不過是人煙罕至的不毛之地罷了,而且自開拓絲綢之路以來,大漢也從未將西域正式納入帝國版圖,所以嚴格的講,此次三大帝國入侵算不上外敵入侵。

只要曹叡能加以利用很快就能穩定國內局勢,進而趁我軍在西域同聯軍鏖戰時,從東、南、北等數條戰線上發起反擊,以此來扭轉魏國當前的局勢。

所以諸位請放棄幻想,認清現實,從三大帝國決心入侵我國西域地區後,我們就已經陷入被動局面。”

從現有的情報,智慧超群的諸葛亮就透過表象直擊本質,很快就確定三大帝國入侵背後一定有魏國的攛掇,否則僅憑貴霜帝國自己蒐集的一丁點情報還沒有這個膽量進攻大漢。

畢竟十年前魏延遠征西域時,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覆滅了沿途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其中不乏有人口在五六十萬的大國,隨後更是在伊塞克湖畔大破由貴霜帝國組織的西域聯軍,那一戰帶給他們的恐懼恐怕沒這麼快消除。

所以諸葛亮斷言,只要三大帝國入侵西域,以及大漢打算同敵人寸土必爭的訊息傳到洛陽後,恐怕躺在病床上的曹叡高興得都能從床上跳起來。

至於孫權,希望他能堅持到訊息傳到江東的那一天,畢竟按照時間推算,在上個月法正就已經對建鄴完成包圍,所以留給孫權的時間不多了。

諸葛亮的話條理清晰,邏輯分明,讓董允和其他人無話可說,因為五胡南下幷州和三大帝國入侵西域的確存在本質上的區別,所以他們想單方面的結束戰爭的想法恐怕要落空了。

諸葛亮的話讓整個會議室內的氣氛為之一肅,就連作為看客的劉禪也面露憂色,畢竟就算不懂軍事的人都知道,一旦陷入前後夾擊大機率會因為顧此失彼而失敗的。

見作戰室內的氣氛沉重,魏延也知道他們被諸葛亮的話打擊得不輕,於是他搖搖頭說道:

“孔明先生說得不無道理,想來此戰背後的最大推手應該就是魏國了,看來我們以後覆滅魏國還得在它的罪行上多加一條。”

魏延半開玩笑的話讓沉重的氛圍稍稍緩解,然後他環視一圈後繼續說道:

“諸位,你們不必感到氣餒,孔明先生也說了這一切都是三年前發生的,而很不巧的是,這三年恰恰是我們自立國以來取得進展最大的三年。

諸位捫心自問一下,三年前誰能想到我們今天能在長安開會,會為如何安排東吳君臣而煩憂,就連我們和魏國君臣都想不到,更別說萬里之外的貴霜帝國了。

而且我可以斷言,自三年前一別之後,貴霜帝國大機率就和魏國斷了聯絡,否則當貴霜帝國制定侵略計劃後,為何曹叡還會讓夏侯榮在去年夏天發起西征,最終吞下全軍覆沒的苦果。

倘若兩國一直有情報往來,魏國去年只需厲兵秣馬,在河洛好好防守我軍的進攻即可,屆時以貴霜帝國為首的聯軍發起東征,他們只需等我軍前往西域作戰後集結三十萬大軍西征,恐怕結局就不是今天這樣了。

因此,儘管敵人來勢洶洶,大有不拿下西域誓不罷休的模樣,但他們還拿著已經過時的情報來制定作戰計劃,更不會出現魏吳兩國牽制我軍主力的畫面,所以他們從出征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會吞下下失敗的苦果。

先賢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敵人如此大意,我等又何必擔心呢?。”

魏延條理清晰的話音一落,就讓作戰室內的眾人反應過來,他們好像太過高估敵人而小看自己了,要知道在過去三年他們不但突破了固若金湯的防線,還殲滅了數十萬魏吳兩國的精銳。

如今面對一個和瞎子沒什麼區別的貴霜帝國,一個衰弱得不成樣子的魏國,一個即將覆滅的吳國,他們又有什麼理由懼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