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相會
回到營中,劉備先稱讚龐統臨危不亂,能在最危急的時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不愧是荊州士人所稱讚的“鳳雛”,實乃吾之臂膀。
一旁的魏延聽了不以為然,這也就是張飛還活著,要是戰死沙場了就算龐統沒做錯什麼,最後也不會落得什麼好下場,不信看看他的義子劉封,更何況你一個半路而投的謀士。
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劉備將石泉大捷告知龐統,同時也將魏延的判斷告知龐統,讓本來悲痛不已的龐統瞬間喜笑顏開,他和張飛也有深厚的友誼啊。
當天晚上,劉備讓夏侯淵寫信給曹操,讓他向曹操報個平安,同時問問張飛的情況如何,劉備就一個意思,只要三弟還活著夏侯淵就能活著回去,要是他三弟死了就別怪他心狠手辣了。
遣人將信向曹營送去後,他們打算早點休息,畢竟連續幾天強行軍,讓所有人都身心俱疲,再說這大半夜的估計曹操都睡了。
可當他們剛睡下,離開半個時辰不到的信使就回來了,並帶回了張飛、曹操的親筆信。
本來還有些睏倦的劉備,一聽有三弟的親筆信傳回來,一瞬間睏意全消,看著熟悉的文字劉備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看得旁人潸然淚下,連魏延也不例外。
魏延一向反感劉備哭的,因為很多時候沒必要,反而讓他都快尷尬死了,但這次不一樣,劉備沒有任何的其他心思,只有濃濃的兄弟情誼。
見劉備不能自已,魏延開啟曹操的親筆信,原來是曹操邀請劉備在明日早間於兩軍陣前相會,共同商議漢中之戰。
見曹操竟然主動示弱,魏延轉念一想就明白了,曹操他終於支撐不住了。
聯軍後勤是伊籍在主管,法正從旁輔助,魏延倒沒怎麼過問,但七月份之前的資料他還是知道的。
持續四個月的漢中之戰中,將所有軍械物資摺合成糧秣,本次大戰一共消耗一千三百萬斛糧秣,取荊、益、漢中三地平均糧價250錢斛,本次漢中之戰折消耗銀錢約為32億五銖錢。
若換算成荊州糧食出口價,即500錢斛,那就是恐怖的64億五銖錢,這個數字讓魏延頭皮發麻。
去年長沙郡糧食總產量才八百萬斛左右,相當於一場漢中之戰打空了長沙郡兩年的積累,戰爭果然打的是國力。
當然,這其中包含遷移漢中之民的損耗,還有趙雲在隴西交易戰馬的損耗,也有向前線轉運糧秣的損耗,其實真正被軍士消耗的並不多,約摸總量的五成左右,差不多六百多萬斛糧秣。
聯軍損耗這麼多糧秣,那更別說曹軍了,再加上有以一當十的驍騎軍,本次規模遠超赤壁之戰的漢中之戰,至少打空了曹魏五年的積累,若繼續強撐下去,恐怕都不需要劉備北伐,曹魏說不定自己就先崩潰。
見劉備還沉浸在其中,魏延忍不住出言打斷,並將曹操的親筆信遞給了劉備,示意他速速決斷。
劉備是否應邀,決定漢中之戰要不要繼續下去,不管劉備是如何想的,但魏延是支援結束漢中之戰的,因為這天下是三足鼎立,合肥之戰的結果雖然離譜,但江東並損失不大。
倘若曹操、劉備雙方繼續圍繞著漢中、涼州流盡最後一滴血,那最後的勝利者一定是孫權,而這種結果是魏延所不允許的。
除了這些,魏延還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要改革,需要時間來改革,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民政上,而現在都是最好的時機。
正所謂穿小好掉頭,一旦錯過這個時間視窗,改革的難度將會呈幾何倍數增長,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劉備沉吟片刻,他讀懂了曹操的意思,但他有點不甘心,真想一波打到長安去,不,是許都。
“文長,你說我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