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到如今建安二十一年已經過去七個年頭,江東也終於將南方山越之亂基本蕩平,獲得山越之民近三十萬,可戰之兵超五萬,爭霸底蘊激增。

不過沒有荊州的江東最近過得比較辛酸,甚至連孫權都想去長沙一趟拜訪諸葛亮,讓被迫停下的糧食貿易重新開啟,如果不是諸葛謹攔著他還真去了。

原因也不難猜,江東沒糧了。

從去年從五月開始,一直到去年十一月結束十萬江東大軍才逐漸散去,返回各地該討伐山越的繼續討伐山越,該屯田墾荒的繼續屯田墾荒。

先不談這六個月征伐得到了什麼,單單人吃馬嚼一項就把江東攢了好幾年的家底揮霍一空,再加上魯肅病重,山越被驟然被平定,秋收被耽擱等原因,讓江東又雙叒叕的陷入了糧食危急,而且比任何一次都來得快,來得重,畢竟多了幾十萬張嘴。

但糧食問題終究會被解決,最多今年勒緊褲腰帶,待到今年秋收後糧食危機將不復存在,說不定還能出口糧食,可以預見,從明年開始江東會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重新回到爭霸之列。

魏延指出的問題,劉備心裡清楚,不過他和魏延想的不一樣。

劉備認為局勢樂觀的多,特別是漢中之戰取得勝利後,讓天下心向漢室之人振奮不已,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他已經收到很多來自北方士族的信件,信中不乏結交投靠之意。

對於北方士族的來信,劉備既感到高興又憤怒,高興什麼自不用多說,但讓劉備憤怒的是,這些士族明裡暗裡的意思讓他罷黜或疏遠魏延,因為魏延的存在讓他們心存顧慮。

至於這些人的來信,已經被劉備付之一炬,壞他道心的東西,留它做甚。

不過也不是全燒還有幾封信他一直留著,特別是甄家家主甄堯送來的信,讓劉備不禁莞爾,不愧是商人出身反應就是快。

瞥見劉備突然露出的笑容,讓魏延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剛才說的好像也不是什麼好訊息,主公你到底在笑什麼,真是莫名其妙。

隨即不再管劉備,自顧自的說道:

“主公,漢中之戰我們在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為什麼傷亡和曹軍不相上下?。

那是因為曹軍乃百戰精銳,而我軍則是一群烏合之眾,不過憑藉險關之利僥倖取得勝利罷了,若正面鏖戰我等必被曹軍所破。

中原之地多坦途,主公想復興漢室,就避免不了同曹軍在平原上正面對壘,若我等不思改變仍維持現狀,就算得一時之勝又如何,最後的下場和袁紹一般無二。

所以,我等不管面臨再大的困難,改革之路也應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有困難就解決困難,沒困難我們就制……跨步前進。

而且主公也不必憂慮,臣早有解決之法。”

老規矩,欲揚先抑,先把自己貶低的一無是處,再來表達出募兵制的美好,如此一來他還不信劉備不心動。

“文長可速速道來,備洗耳恭聽。”

劉備心頭一喜,若真有解決辦法,誰願意受到掣肘呢。

“漢中之戰結束,我軍在隴西有四萬兵,漢中、上庸合兩萬兵,南中三萬兵,成都一萬兵,荊州四萬兵,總共十六萬步、騎、水軍,看起來兵強馬壯。

不過荊、益、涼三州不僅有百姓三百餘萬,地域也十分遼闊,僅憑十六萬兵馬很難顧及全域性,比如偌大的巴郡只有五千郡兵,偌大的荊南四郡才萬餘兵馬。”

三百萬人是魏延保守估計,士族喜歡藏匿人口可是出了名的,而且江東才一州六郡都能拉起十餘萬兵馬,這樣算起來他們兵馬好像是太少了。

劉備聞言瞥了一眼魏延,他治下兵少還不是你的問題,自漢中之戰結束後,關於擴軍一事早就被提起無數次,別說在益州的張飛、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