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上理應效仿魏國展開變法。”

魏延的意思很明確,將戰時為兵平時為農的戍役制度,改變成軍人職業化,不事生產,只負責征伐的募兵制度,因為往後的歷朝歷代都證明了,軍人職業化才是最佳的選擇。

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

當年陰晉之戰,魏武卒能以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除了自身精銳異常外,也和秦軍孱弱有關,畢竟放下農具的農夫他終究是農夫,人數再多也不過烏合之眾,一如黃巾之亂一般。

軍人職業化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大規模的縮減兵員,達到精兵簡政的目的,畢竟職業化後他們將不事生產,不想陷入財政危急就必須讓一部分人回去種地,這樣就能達到去蕪存菁的目的。

當然,募兵制還有很多優點和缺點,這裡就不再一一闡述,不過募兵制對財政壓力是真的大,畢竟除了要負責日常所需的糧秣外,還要負責兵戈、甲冑、戰馬等軍械物資。

不過對他們而言,募兵制反而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們有錢,有很多很多的錢,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錢入賬。

阻礙募兵制的障礙被掃平,只要劉備點頭的同意,就可在荊、益二州施行變法,讓募兵制重現於大漢。

至於劉備會不會同意,這一點魏延不擔心,因為募兵制的出現是為了加強中樞集權,對劉備來說百利而無一害,劉備可能不同意的。

內政不會太多,除了關鍵的以外,後面會採用速覽的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