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隨口說了一句,而後一馬當先的走入營中,並遵循著呼喝聲來到校場上,觀摩校場內千餘名甲士操練,眼中全是嚮往之色。

“主公,此軍氣勢如何?”

“氣勢雄壯,煞氣逼人,不愧為天下強軍,若正面與敵邀戰,可擊破十倍之敵。

文長,不知此軍是如何練成的,練兵之法可否傳授?”

劉備由衷的感嘆到,魏則軍他時常聽人提起,不僅軍士們平日裡吃得好,聽說還有俸祿拿,所以軍中士卒無不想入此營,不過此營選拔軍士過於嚴格,無過人之處難入得此營。

劉備征戰沙場幾十年,自然知道這支大軍的戰鬥力如何,他也非常希望這支大軍屬於他,可惜這是魏延的親隨部屬,他連指揮都指揮不動,更別說收服了。

在這個時代,我主公的主公不是我的主公,已經成為一種廣泛的共識,若劉備想要將其掠奪,必定導致麾下文武離心離德,積攢多年的名望也會付之東流。

所以,儘管劉備無比渴望,但也只能心中想想罷了。

“主公謬讚了,練兵之法也無需隱瞞。

臣以魏武卒之法編練,將士們可日食谷十斤、肉兩斤,如此軍士們各個膀大腰圓,力大如牛,身著近百斤重甲(20公斤)依舊健步如飛,可攜軍械、三日補給全副武裝(30公斤)一日急行軍百餘里。

又因平日裡無需操持農事,整日只需在營中訓練武藝,因此刀槍劍戟、馬術箭術皆瞭然於心,上馬可為騎士,下馬可以為步卒,近可用兵戈搏殺,遠可用弩機攢射,當年橫掃六國魏武卒,恐怕也不過如此。

不過因平日裡訓練繁重,將士們根本沒時間回家耕種田地,但家中尚有妻兒老小需要度日,若因訓練耽擱春耕導致來年顆粒無收,家中親族無糧秣度日,營中軍士必會心生怨懟致使上下不合,一旦大軍陷入絕境必會譁變。

但國家正值危亡,曹操、孫權對我等亦虎視眈眈,所以軍士們必須時刻整軍備戰,防備敵人出兵偷襲。

常言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身體每強壯一分,技藝每熟練一絲,都能在生死搏殺之時保全性命。

所以,平日裡的訓練一定不能停,不然上了戰場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獨留家中妻兒垂淚,這等慘狀是臣萬萬不能接受的。

為此,臣一直在尋找一條能平衡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方法,皇天不負有心人,臣終於在先秦時期的魏國身上找到了答案,當年橫掃六國的魏武卒,他們不事農桑,只負責對外征伐,國家免除賦稅勞役,獎勵田地房屋,每月分發俸祿等。

魏國的做法讓魏武卒再無後顧之憂,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奇功偉績。

更是在陰晉之戰中,兵家吳起以五萬魏軍,大破十倍於己身的秦軍,為魏國擴地五百餘里,如此才成就了魏武卒之名,確立了魏國的霸主地位。

臣以為,魏國能以青銅所鑄造的甲兵橫掃六國,那擁有鐵器之利的我們,為什麼不重練武卒橫掃天下,復興漢室呢。

鑑於此,臣自掏腰包為軍士們發放俸祿,解決家中妻兒老小在生活中的困難,使其無後顧之憂,可在營中安心訓練。

而後又購買肉食、雞蛋等物為軍士們補充營養,讓他們的身體日益雄壯,氣力日增,到如今人人皆可負重甲作戰,其威勢已不弱當年魏武卒。

去歲在散關作戰,我軍僅以傷亡千人的代價,至少殺傷曹軍五千餘精卒,就可見此法的妙用。

如今天下動盪,一如當年列國征伐,魏國能練得魏武卒征伐天下稱霸列國,主公何不效仿之,練得強兵數萬橫掃不臣,復我漢室?。

所以,臣懇請主公變法!”

“變法?!”

“對,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