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是他的問題,因為招賢令上沒有明確的範圍,讓很多地官吏拿不準,本著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原則,就把人全送來成都讓他們自行甄別,這無疑加大了州牧府的工作量,讓很多其他事務被擱置

“的確該如此”

董和立刻點頭附和到,看來他在也是深受其害啊。

“不知幼宰先生有何高見,還請不吝賜教,這幾天公務繁忙,在下沒有絲毫頭緒。”

魏延真心實意的說到,這幾天他腦袋混沌的很,白天要甄別所謂的人才,還要處理各地的公務,晚上回家也不得歇,哪裡有時間來想這些。

不但他忙,連法正、伊籍、李嚴、張松等人都腳不沾地,特別是張松,堂堂廣漢郡太守有一年多沒回廣漢郡履職,這恐怕也是頭一遭吧。

相對輕鬆的應該是劉備,除了偶爾露個面外,天天窩在府上老婆孩子熱炕頭,據自家夫人所說,她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過吳夫人了。

吳夫人:ヾ(^▽^*)))

劉禪:?╭╮?

劉永:啊吧,啊吧

“本次招賢令取士子、武將、工匠等三類人才,在遴選士子時可讓其寫一篇策論,不管是詩歌還是對時政,天下大勢的見解都尚可,如此一來高下立辨,落選計程車子也能心服口服。

武將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長於軍略者,可以行軍佈陣、兵棋推演等為主;長於勇武者,可以氣力大小,擂臺鬥將等為主,前者可為將帥參軍,後者可為軍中戰將。

至於工匠,這方面老朽倒是接觸的不多,不過既然是工匠,不管是鐵匠也好,木匠也罷,或者其他型別的工匠,若真有技藝傍身肯定會有一二得意之作。

老朽以為,若技藝方便展示者可讓其在現場製作,若技藝不便示人者,可以拿出成品或者讓旁人證明。

如此一來,才學、武藝不足者可回家讀書、修習;才學、武藝中等者可在縣、郡一級府衙中為官曆練;才學、武藝上等者可入成都考核,一旦透過可另行安排。

工匠亦如此,達不到要求的工匠可不予錄用;技藝有缺漏者,可分發糧秣、銀錢以示鼓勵;技藝嫻熟者可召入成都考核,一旦透過即可徵辟入匠作監為官。

至於考核失敗,或者非我等所需的工匠可先徵詢其意見,是想留在軍械所熟悉技藝,待下次考核再入匠作監為官,還是加入匠作坊返回原籍開作坊為百姓們謀福祉,此二者皆可。

如此一來,大量繁瑣的事務在郡、縣一級被處理,傳回成都的不過十之一二罷了,我等可輕鬆應對之”

董和思索片刻說到,前兩者還好說,畢竟以前有例子可借鑑,但工匠就不行了,除了此次招賢令特別強調工匠外,歷朝歷代沒有哪家會徵召工匠。

為何會造成這種情況,無非是主政荊州的諸葛亮酷愛發明,主政益州的魏延鼓勵發明,嚐到甜頭的劉備促進發明,上行下效,才讓工匠們迎來最好的時代。

當然,劉備如此重視工匠,也讓中原士子嗤之以鼻,紛紛絕了去益州試一試的念頭,治國靠的是他們,讓他們與這些人同朝為官,簡直是一種侮辱,看來劉備也不過如此。

至於荊、益二地計程車族,他們非但沒有意見,反而可見其成,因為工匠的發明創造,想要變現離不開他們支援,所以他們是發明創造最直接的獲利者。

不信伱看,長沙郡產量溢位的農家肥,零陵郡新燒製的白炭,江州新式造船廠,綿竹的水泥、白紙等,這些東西讓他們獲利匪淺。

以前幾萬畝土地下來,一年最多賺個三四千萬,再把雜七雜八的花銷去除,能賺個一兩千萬都算老天賞飯吃,而且還有機率被朝廷查辦,畢竟違反了稅法。

而現在只需拿出本錢,幹什麼不比種地來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