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說話的感覺,實在是在太爽啦!。
在和張飛談話的過程中,魏延也知道了老劉的身份,以及他的做的事蹟,讓魏延止不住的感嘆:
大漢忠義之士何其多
老劉在離開上邽後,一路追尋曹軍的腳步抵達前線,但他還是來晚了一步,當他趕到前線時曹軍已經完成合圍。
經過三天的等待、觀察後,他發現隨著龐統遲遲不出兵,曹軍的耐心正快速消失,對大營的攻擊強度也越來越高,若無意外的話三天內必失陷。
為此,老劉故意露出蹤跡讓曹軍抓獲,當曹兵從老劉身上搜出密信、中郎將印璽後,迅速將情報呈給曹操,而後曹操直接提審老劉。
老劉先謊稱魏延遣王芝領軍伏於秦嶺中,待夏侯淵進兵漢中後兵分兩路,一路焚燒棧道斷夏侯淵退路,一路從子午道進兵長安,摧毀曹軍後勤補給中心。
老劉自知已無活路,大罵曹操乃漢賊,人人得而誅之,而後又突然大笑,說夏侯淵已成甕中之鱉必被聯軍所擒,將軍也潛入長安焚燬糧秣,西涼的十萬曹軍也不過冢中枯骨。
曹操聞之又驚又怒,欲拔劍將其殺之,以洩心頭之憤恨,不過被程昱給攔了下來,不管如何老劉是唯一知道聯軍在長安、石泉一帶佈置的人,活著的老劉,比死了的更有價值。
也正是老劉的情報,讓曹操投鼠忌器,遂令曹休領五千騎兵撤回長安,以防王芝襲擊曹軍後勤補給中心,同時為曹操俘虜張飛埋下伏筆。
只能說魏延一時興起,安排王芝去解救蔡文姬,沒想到最後還能救張飛於水火,命運就是這樣的無常吶。
最後魏延去慰問老劉,得知他乃河間國庶出子弟,純正的漢室宗親後,對他更是高看幾分,在國家與個人生死之間,能為國家慷慨赴死之人天下又有幾人,若人人皆如此,何愁大漢不定。
同時,老劉也告訴魏延有關王芝解救蔡文姬的計劃,對此魏延表示非常滿意,看來蔡文姬無憂矣。
所以,在翌日傳回荊州的戰報中,魏延特意囑咐諸葛亮,一定要保護好王芝一行人,千萬不能有任何閃失,這可是活著的圖書館,關乎荊、益二州的教育大事,無論如何,蔡文姬他都勢在必得。
……
訊息就像像平靜的池塘中,扔一塊石頭盪漾起的波紋一般,以劉備、曹操二人為圓心,飛速的向四周擴散。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剛才還打生打死的雙方,不約而同的放下武器,並遵從將校的命令,該接收關隘的接收關隘,該撤退的撤退,該回家的回家。
徐晃領兵撤離散關,霍峻順勢進駐。
張合退至斜谷關,半年多的努力化為泡影。
楊昂、吳蘭也停止進軍,開始向後方撤退,按照兩家約定,儻駱道、子午道將作為關中、漢中兩地百姓通行所用,雙方均不得駐軍。
至於隴西的歸屬,雙方誰都沒提,知道對方是不可能放棄的,所以,趙雲、馬超領步騎軍三萬,與曹洪、郭淮、鍾繇領步卒四萬,繼續在狄道對峙,目前看來誰都奈何不了誰。
鑑於各地戰事已平,滯留在下辯不過徒耗日月,遂留下龐統、馮習二人駐守下辯,其餘文武在劉備的帶領下開始返回南鄭。
隨著大戰結束,大漢也迎來久違的平靜。
……
行軍返回途中,劉備故態復萌拉著魏延、張飛、龐德、陳到等文武去打獵,一行人在山林中穿梭了整整一上午,除了打到幾隻鳥雀外其餘一無所獲,無奈,劉備只能領眾人悻悻而歸。
“文長,你覺得漢中該如何安排。”
返程途中,劉備突然向魏延問道。
聯軍名義上是劉備、張魯聯合起來對抗曹操的入侵,但明眼人都知道漢中早就姓劉了,甚至連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