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權分立 法家崛起

當兩家主君達成協定後,無數的傳令兵從各自大營湧出,向各處戰場傳達停戰的命令,只有當戰事完全停歇後,曹操、劉備才會從此處撤軍。

兵者,詭道也,不可不防

……

回營途中,魏延也從劉備口中得知江東的動向,除了大罵孫權不講道義以外,其實心裡也挺佩服他的,真·百折不撓。

自合肥慘敗後,孫權在撤軍途中突然反應過來,他們雖然在合肥城下遭遇慘敗,但整體實力卻分毫未損,大軍是患上了恐遼症,不敢再踏入合肥一步,但又沒患上恐亮症,轉頭攻打荊州完全沒問題啊。

諸葛亮雖然從襄樊撤軍,但荊州總兵力也不過四萬人,卻要防守有上千裡之多的邊界線,這點兵力是遠遠不夠的,加上漢中之戰尚未結束,大量兵力被牽制在漢中,荊州和之前一樣空虛異常。

來都來了,本著賊不走空的想法,孫權立即下令讓大軍轉向,向荊州邊界進軍,伺機奪取荊州。

孫權讓甘寧領水軍溯長江而上去牽制關羽水軍,自己和呂蒙則分領三萬大軍,從通城、醴陵向長沙進逼,一副不拿下荊州誓不罷休的模樣。

孫權的做法讓魏延忍不住的感嘆,不作死就不會死,對於蒼蠅般惱人的江東,曹操、劉備心中的怨氣都快突破天際,不用想,在不久之後,長江以南必會發生一場針對江東的懲戒作戰。

到那時,魏延期待已久的海軍計劃就能提上日程。

……

回到營中後不久,魏延正打算去伙伕營找點吃的,畢竟和劉備折騰了一天連口水都沒喝到,更別說早已空空的肚子了,可魏延還沒走到伙伕營,就見張飛氣勢洶洶的衝了過來。

他原以為張飛是過來比劃比劃的,畢竟張飛身陷曹營,和自己的錦囊妙計脫不了干係,張飛一時想不透過來找自己打一架,也挺合理的。

想通關節的魏延擺好架勢,準備迎接來自張飛的挑戰,他可是單挑打敗過馬超的男人,誰還不是個猛將呢。

可惜魏延想錯了,張飛並沒有打架的意思,直接湊到魏延近前悄咪咪的說道:

“文長,快給某家說說,你咋知道孫權會攻打合肥的,莫非你真有天人之能!。”

張飛一臉好奇……

得,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家張飛根本就不在意被曹操俘虜,相反他還樂在其中,別的先不說,就問天下有幾人能指著曹操鼻子罵,現在還活蹦亂跳的。

張飛這個問題問得好,把魏延問得啞口無言,因為江東攻打合肥的決定,是隨著漢中戰局的變化而變化的,並非一開始策劃好的,若將魏延前世記憶去除,在戰前他也不能確定孫權會攻打合肥,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了。

魏延環顧四周發現人不多,趕緊把張飛拉走,打算找一個無人的角落,先把他忽悠了再說。

魏延喜歡和聰明人說話,比如諸葛亮、法正、龐統之類的,不為別的,就因為他們會自行腦補,會自我攻略,再離譜的漏洞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補上。

但張飛就不一樣了,這類人性格比較耿直,具有不恥下問、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韌勁,一些想不明白的問題一定會追問到底,所以,與其被動解釋,不如主動出擊。

……

……

……

在隨後的一個時辰裡,魏延從荊州、江東的糧價說起,向張飛傳授自己都不懂的貿易逆差、順差的關係,而後又說到江東文武的組成成份,再談到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年齡、子嗣問題等,聽得張飛頭昏腦漲,一臉懵逼,他好像問的不是這個。

張飛離開了,帶著一臉困惑離開了,獨留意猶未盡的魏延兀自感嘆,這種不過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