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的戰鬥結束,並不意味戰事結束,在上庸方向,吳懿領兵先輕取房陵,兵臨上庸,在得知張魯已和劉備組成聯軍後,十分乾脆的開啟城門,迎接友軍入城補給。
在取得上庸後,吳懿便留下吳蘭、雷銅二將,各領千餘軍士駐守上庸,震懾不軌之徒,同時也保衛糧道,以防出現意外。
而後吳懿與鄧賢二人,各領近萬兵馬,分兩路向安康進軍,只要拿下安康,整個上庸周圍的三塊盆地都將落入劉備之手,同時,他也可開啟懷中的錦囊。
不僅是吳懿、鄧賢二人,連駐守上庸的吳蘭、雷銅二人也十分好奇,料敵於先的人他們聽說過,但也沒這麼離譜吧。
……
在子午道、儻駱道上,和曹操集團大步推進不同,受限於地勢原因,夏侯淵只能兵分兩路,每一路再分成前、中、後三軍,並以千人為單位,一路修繕棧道向前推進。
雖然沒有聯軍干擾,但艱險的道路,長長的補給線,仍讓曹軍痛苦不堪,子午道在臨近長安那百里還好走,但過了這百里就是深山老林,而像這樣的路,還有將近二百里。
儘管道路難行,但夏侯淵知道他必須走下去,因為在西鄉、石泉二地,有劉備軍、黃忠軍共兩萬兵馬被他牽制,若他停滯不前,這些人必定回師陽平關,那他這路的奇兵又有何作用。
……
或許歷史是個輪迴,曾經在街亭讓馬謖身敗名裂,讓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敗垂成的張合,讓他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同樣的攻守場景下再一次的相遇。
但在這一世,馬謖先後在荊州經歷挑糞、種地、開荒、掘河等農事,又經歷零陵訓兵,通城鏖戰等兵事。
來到益州後,他協助張松平定叛亂,掃滅不遵從法記計程車族,當初那個誇誇其談的少年,早就消失不見,如今的馬謖,早就進化成至臻版。
不但有過人的軍略,還有非凡的見識,再加上沉穩的性格,魏延都不知道在面對張合時,馬謖能怎麼輸。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馬謖,在抵達斜關後不久,還是給魏延整了個花活,險些沒讓他背過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