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

六月初,法正以接親為由,將在犍為郡的魏則,以及三千甲士一併召回,在然後在成都換裝,三千件大紅色的披風,以及用作禮儀的長戟等物,帶著彩禮,浩浩蕩蕩的踏上接親的路程。

本來按照魏延的意思,就派一支小隊,或者自己跑一趟,不用如此大動干戈,他魏延何德何能,還需動用征伐南中的山地精銳。

可魏延剛將想法說出,不但法正不同意,連李嚴、伊籍等人也反對,魏延與張琪瑛的結合,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的事,也是益州與漢中重歸於好的標誌。

所以,不管是北方的曹操、還是作為盟友的孫權,都一定會想盡辦法,用盡手段來破壞,為了張琪瑛的安全,也為了兩家的關係,就算聲勢再浩大,也是理所應當的。

最後魏延也覺得在理,女孩子嘛,誰不喜歡浪漫,誰不喜歡十里紅裝呢,所以,魏延拿出積攢的小金庫,向益州、荊州的商人,購買了一批紅布,製成兩千件披風,讓迎親隊伍換上,這樣一來,迎親隊伍少了幾絲殺氣,多了幾分喜慶。

八月初,迎親隊伍過廣元,經白水關,抵達寧強,並在此地短暫補給後,並同趙雲軍押送糧秣的輜重部隊匯合。

然後沿著金牛道繼續前進,過五丁關,穿過大巴山脈,終於抵達大漢龍興之地——漢中。

前後耗時兩月餘,一路走過高山、跨過河流,歷盡磨難,所有人都疲憊不堪,灰頭土臉,只有那紅色的披風,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在漢中的一些小山村裡,一些年長者在晚輩的攙扶下,看著走過的大軍,嘴裡止不住的念道:

“王師!,王師又回來啦!!”

……

當接親隊伍抵達時,張魯等人在南鄭已等待月餘,考慮到路途遙遠,魏則婉拒漢中文武的挽留,在接上張琪瑛及其侍女後,便踏上回程的路途。

本來,張魯還打算派遣大軍送他們出境,但在被魏則拒絕後,也就不再多說什麼,只能目送他們離去。

魏則謝絕張魯的好意,也是怕發生意外,畢竟對他們而言,從接到張琪瑛那一刻起,就是他們的主母,將主母的安全交到陌生人的手裡,他們不放心。

而且在他們出發時,魏延和法正等人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們一定要小心張魯身邊的人,畢竟有些宵小之徒,肯定不想他們平安返回益州。

就這樣,在萬千漢中百姓的歡送下,張琪瑛踏上離家的路,此去一別,不知何年才能回來。

送走接親隊伍,張魯便回到城中,可看著堆積如山的糧秣,再高興之餘,也感到十分頭疼,收了這麼多的彩禮,這叫他拿什麼還啊。

想著想著,張魯將目光轉向腰間,看向那裝著印璽的錦囊,然後又目光深邃的看向北方,不知道再想些什麼。

……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小姐,家主說得一點兒沒錯,這路也太難走了,可比那太清山還要難走一百倍,不,一千倍!!”

小竹坐在馬車內,嘴裡嚼著蜜餞,雙手揉了揉快被顛成四瓣的屁股,嘴裡不停的嘟囔著。

而小竹口中的太清山,就是張魯城外,那一座供奉太清道德天尊的山峰,她們主僕在漢中時,就常去清理山巔道觀中的塵埃。

而她口中的那句詩,沒錯,就是魏延說的,當然,魏延沒那麼無恥故意剽竊先人之作,這只是魏延在入川不久,領軍北上葭萌關,在路過劍閣時,見道路艱險有感而發的,有且只有這一句。

“吃都堵不住你的嘴,過來,撩起裙襬給我看看,看它變成四瓣沒有”

“小姐!!”

小竹小臉臊得通紅,惱怒的說道,隨後不再抱怨,又拿起一塊蒲團墊在屁股下,試圖減輕馬車帶來的顛簸,然後睜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