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對於魏延來說太過遙遠,偌大的荊南四郡,他連哪裡有鐵礦都不知道,根本提供不了足夠的原材料,供鐵匠們實驗摸索。
所以,魏延打算在結束革新鎮之行後,立即去一趟臨蒸行營,找諸葛亮談一談,看能不能推動攻略益州的程序,正所謂一步快,步步快。
……
在魏延出神之時,熔爐內隨著煤炭的飛速燃燒,長劍開始緩慢融化,不一會兒坩堝內的鐵劍就融化成一團鐵汁。
宋星見狀立即將坩堝夾出,將滾燙的汁水倒在模具上,待凝固成型後,再將其倒入水缸,使其快速冷卻。
暗紅的鐵釘,遇上冰冷的山泉水,發出尖銳的嗤嗤聲,遇熱升騰而起的水霧,在房內四處飄散,煞是好看。
魏延也被聲音驚醒,隨即便不再多想,起身湊到近前觀摩。
在宋星的指揮下,鐵匠先將冷卻的鐵釘,又放入熔爐中燒紅,再用小錘將其錘細,錘長,反覆重複這一過程,半個時辰後,原本一厘米長的圓體柱,就變成三厘米長的鋼釘。
很快,一柄長劍在鐵匠們的努力下,變成一百餘枚鋼釘,以及一堆廢料。
宋星將廢料扔進坩堝,準備回爐重鑄成鐵錠備用,然後讓所以人一起上陣,將一枚枚鋼釘加熱,再對其尖部進行淬火,增加其強度以便釘入木料。
或許是長劍的質量不錯,在淬火時只有七枚鋼釘發生破裂,餘者皆無礙。
耗費近兩個時辰,在宋星的指揮下,終於將一柄長劍熔鍊成九十五枚鋼釘。
魏延隨手拿起一枚摩挲著,雖然還有些粗糙拉手,每一枚也各不相同,但大致形狀也相差不大,再加上為其尖部淬火,相信這九十五枚鋼釘,一定不會讓他失望。
在鍛造結束後,魏延還想趁熱打鐵,組織工匠和學徒用銼刀等工具,將釘子打磨光滑,順便將尖部打磨尖銳。
可肚子受不了哇,一直咕咕的叫個不停,直到這時,魏延才想起吃飯的事。
看著近三十人陪自己捱餓,魏延心裡挺過意不去的,遂命親衛跑一趟開荒隊,看有沒有打到什麼野味,給工匠們加餐。
……
吃過豐盛的午飯後,眾人又滿血復活。
所有人,包括魏延和他的親衛們,都手拿銼刀和麻布,開始幫忙打磨鐵釘,這也不是啥技術活,只需要耐心和細心。
日暮時分
經過眾人的齊心協力,九十五枚鋼釘均完成打磨,看著一枚枚錚亮如新的鋼釘,所有人都充滿了信心,這次一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