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少勝多,例如博望坡,所以,在中前期被諸葛亮欣賞,反而很危險。

“文長切勿妄自菲薄,韓太守曾多次與亮通訊,信中不乏有對文長的溢美之詞。

一兩人或許一時不察,會將人看錯,難道關羽、黃忠、韓玄與亮也會將人看錯?”

看著魏延自謙的模樣,諸葛亮更加滿意了,不驕不躁,實乃良才矣,將來主政荊南之人,必有魏延一席。

話都說到這裡了,魏延只能沉默以應之,如果再反駁,好像要將這些人全給得罪了,魏延掂量了一下自已的武力,發現被人誇讚,其實也挺不錯的。

兩人寒暄片刻後,諸葛亮就將魏延引入席間,同時,將侍立一旁的小將介紹給他:

“此乃陳到,陳叔至,目前在亮帳下聽令,添為此營校尉”

“見過陳將軍”

“見過魏郡尉”

兩人互相見禮後,便回到案前坐定,諸葛亮則站起身來,往火爐內添了一點柴火,讓大帳內的寒意稍稍被驅散。

“文長,不知來臨蒸所謂何事,如此著急的要見主公,莫非長沙有變?”

諸葛亮滿是疑惑的問道,他經常與韓玄通訊,長沙諸事他了若指掌,包括韓玄借糧給魏延,也是經過他授意的。

莫非,韓玄有問題?

“確有要是,但非兵事,而是民事,還請軍師稍待,在下已將所有內容記於竹簡之上,待我去取來給軍師一觀,緣由便明瞭”

魏延找諸葛亮,無非就是想搞點鋼回去打造鋼釘,用來製造更多的曲轅犁,方便春耕時耕種更多的土地。

所以,也要魏延抽空將曲轅犁的實驗資料,全部謄抄一遍帶了過來,相信以諸葛亮之才,不會看不明白的。

反正魏延已經算好了,革新鎮除去幼兒,以及無行動能力者,尚有四千餘人,再加上幾千郡兵春耕時幫襯,耕種一兩萬畝土地不成問題。

按照魏延的估算,這兩萬畝土地,如果用科學的耕種方法,以及使用堆制的農家肥,他有把握在今年秋收之時,讓小麥、水稻的畝產翻一倍,達到6—7石。

假如諸葛亮敞開供應鋼材,可製造更多的輕型曲轅犁,就能開墾更多的水田。

如此一來,在春耕之前,至少能墾荒出兩萬多畝水田,和一萬多畝的旱地,如果真這樣搞下去,只需要兩年時間,就能積攢糧秣幾十萬石。

屆時諸葛亮擴軍也好,征伐也罷,將在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