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長江,相較於去年變得平緩許多,水位也稍稍低一點,對於荊州軍來說,這當然是好事,讓逆流而上的船隊,無疑變得輕鬆許多。

可對於天下來說,這是一個糟糕的訊息,長江水位變淺,意味著益州今年的降雨大大減少,同比去年減少了三成,這就意味著,華夏曆史上,第二次小冰河時期正席捲天下。

連降水較充沛的南方都這樣,可以想象一下,現在的北方是何境地,看來未來幾年,曹操有的忙了。

……

建安十七年,八月初一

子時一刻

魚復到奉節的長江水面上,數十艘小船正默默的遊動著,船上沒有嘈雜聲,也沒有燭火,只有船頭有一艄公在前後晃動,給本就漆黑的夜晚,新增了一抹詭色。

打頭的小船內,坐著一姿顏雄偉的上將,仔細一瞧,原來是偏將軍趙雲,他奉軍師龐統之命,於今晚卯時前奪下奉節水寨。

同時,張飛也領兵出發,向著奉節城外的烽火臺摸去,不求完全保密,只求拖延時間。

偷襲奉節,是龐統在魏延的攻蜀之策上,稍加改變而制定的,龐統認為,長江上的劉璋軍水寨無需理會,只要能拿下奉節、臨江、江州三地,江州到奉節段的敵軍定會投鼠忌器,不敢阻攔大軍轉運糧秣。

所以,龐統便讓趙雲領五百水軍,偷襲奉節水寨;張飛領五百步軍,分數十股,偷襲烽火臺。

雖然趙雲才五百人,但奉節水寨的兵也不多,在劉備入蜀時,已抽調大部分軍士入蜀,奉節水寨最多隻有千人,現在由上將趙雲領兵突襲,疏於防範的奉節水寨定不能擋。

待趙雲、張飛完成任務後,龐統就會率主力進駐奉節水寨,然後更換衣甲、旗幟、船隻等,偽裝成奉節水軍溯江而上,突襲臨江。

拿下臨江後,大軍可進軍圍攻江州,拿下連線益州中、北、西部的水利交通樞紐,並以此為節點攻略整個益州。

……

寅時一刻,奉節水寨靜悄悄一片,趙雲領著水軍行至寨前,看著洞開的寨門以及空蕩蕩的寨牆,有點難以置信,莫非計劃被敵人看透了不成,想來一出請君入甕?,總不至於奉節水軍如此鬆懈,晚上連門都不關吧。

抱著謹慎的態度,趙雲並未讓眾人衝入營中,而是親自領十餘親衛,乘坐一輕舟潛入大營。

進入水寨,辨別方向,繞過兵丁,摸入大帳,捕獲小將,持劍逼問,過程非常順利,一點波折都沒有。

在審問時,趙雲先用青釭劍,將一旁的長槍劈斷,然後再架在小將的脖頸上。

小將緊張的嚥了咽口水,不動聲色的稍稍遠離青釭劍,並表示只要問什麼,他一定說什麼。

原來在水寨內,根本就沒有埋伏,是趙雲想多而已。

寨門大開,只是方便每天船隻進出;沒有哨兵,一是因為兩家關係還不錯,根本沒必要警戒,二是因為寨內兵丁稀少。

水寨原本有五千兵,劉備抽調了四千,應該還有一千兵才對,可原本五千兵就不滿員,只有三千多人,兵員的缺額,奉節水軍都督根本就沒打算募集,而是和眾多將校一起吃空餉。

所以,在劉備抽調四千人兵馬時,水師都督為了保住小命,不但將水寨所有兵馬都帶了去,還在城裡招募了千人,這才勉強湊齊四千人。

這樣一來,留守奉節水寨的水軍,除了他這個小將外,全營只有三百人,而且有一部分是奉節城的衙役,白天過來充充人數,晚上就要回家。

所以,偌大的奉節水寨,就只有百多人值守,連續幾個月都沒出問題,他們也就放鬆了警惕,才會將大門開啟,免得每天要開兩次。

趙雲聽聞後也倍感無語,感情自己和空氣鬥智鬥勇了半天,隨後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