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親自勸降,並讓他集中營內所有兵丁。

當所有人集合後,趙雲領著荊州兵突然出現,面對寒光四射的兵戈,奉節水軍利落的丟下兵器,往地上一蹲,直接舉手投降。

而投降的兵丁們,臉上卻不見哭喪之色,反而興致勃勃的討論了起來,這一幕讓趙雲十分好奇,隨即湊近一聽,然後恍然大悟。

益州的奉節城,與荊州的魚復城相距不過三十里,又有長江水道連線,所以,兩座城的很多百姓互相都有姻親關係。

當劉備下令免除賦稅時,奉節的百姓羨慕不已,恨不得立刻舉家遷移,但奈何有邊界大軍駐守,根本無法攜家逃離。

不患寡而患不均,可想奉節百姓有多羨慕他們,所以,在很多的普通百姓看來,劉備入主益州,或許不是一件壞事。

知道緣由的趙雲,立即向投降的兵丁們承諾,只要取得益州,就一定回實施免稅的政策。

就這樣,趙雲兵不血刃拿下奉節水寨,待龐統率主力入營後,趙雲帶著小將將他知道的事情,如數告訴龐統。

龐統對於吃空餉的情況,先是不解,然後恍然大悟,益州和其他地方不同,自劉焉以來,益州承平已久,僅憑險峻的山川地勢,就能將敵人阻隔在外。

而沒有外敵的壓力,內部自然就侵軋起來,導致吏治逐漸開始敗壞,貪汙成風,自私自利,所以發生這種情況,也不足為奇。

益州發生這樣的事,對荊州軍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訊息,至少在雙方兵力對比上,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鑑於此,龐統立即做出應對,通知秭歸令伊籍,讓他派兵以奉節為起點,向巴郡滲透,收其民,編其兵,為徵蜀大軍之後盾。

……

天明時

龐統讓趙雲帶著歸降的小將一起,領兵五千,乘坐奉節水軍的船隻,打著轉運糧草的旗號,先行出發直撲臨江,看能不能騙過臨江水軍,去偷襲江州。

而龐統,則等待張飛領兵返回後,再乘船西進,兩支船隊一前一後,相距大約一天的行程。

行至中旬,趙雲有驚無險的越過臨江,作為巴郡在長江上最重要的關口之一,一支水師路過,竟沒有受到懷疑,不得不說益州武備竟鬆懈至此。

趙雲的小船好糊弄過去,張飛他們就不行了,益州水師稀少,造船業凋零,根本沒有樓船之類的大船,所以,荊州軍入益的第一場戰鬥,在臨江打響。

而同一時間,劉備在廣安正做好準備,等待楊懷、高沛二將來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