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唐對於電影產業的思考從某些角度來說無比的深刻。誠然,自己的一切榮譽都是電影帶來的,那些虛名那些浮利也是,可是如何讓電影自己能夠養活自己,這就是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和需要大膽的設計了。

電影自己養活自己無非就是充分的開發利用版權的所有元素,這就需要電影內容的創新與延展。所有的場景都能夠保留,並且便於複製。不過似乎光指望開發成旅遊專案似乎也不足以支撐那些前期投入。

這文創產業之難可想而知,消費者不傻,想要人們掏血汗錢捧場,如果僅僅是捧場那得需要多強烈而深刻的情懷去支撐這一切。

應該讓更多的人去熱衷並且嘗試電影的拍攝與製作,如同體育運動一般去做普及讓更多的人去參與,這樣不光有助於整體水平的提升也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電影文化的氛圍之中。

不入俚耳,不入人心。這是文學的傳播途徑跟隨大眾品味的改良,電影也是一樣。炫技和故作深沉晦澀只會離觀眾越來越遠,沒有人參與敬而遠之成為少部分人謀取暴利的工具,刻意製造所謂的什麼專業壁壘,這都是做壟斷的人別有用心。

誠然那些學了很多年的所謂科班出身的傢伙,繳了高昂的學費,費時費力的經過了三四年的培訓,其實學的都是一些啟蒙的東西。拍攝與製作的實踐其實會是有多少難度呢?稍微有點文化基礎,在片場摸爬滾打一兩年足矣。

盛唐雲馳影業影視拍攝基地規模已經很大了,當初搬遷的威遠機械廠的舊址已經恢復如初,當然是本著因舊做舊去的,保留了一部分功能,維持了原貌。更多的是在植被與綠化方面做了更好的維護和提升。

在這裡,時代的印記並沒有被抹掉,而是相得益彰的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了一起,那些文革,甚至是綿延到改革開放的標語都沒有隨著時代的變遷出現有絲毫的毀壞,這就讓電影或電視劇呈現的那種年代感變得無比的鮮活與生動起來。

每年九月這裡會舉行盛大的盛唐雲馳影業青年電影節,當然電影節是邀請性質的,實質上也是池小唐池導遴選年輕後輩人才的一個特別重要的途徑。

畢竟如果坐等年輕人鋒芒畢露然後再去挖掘和培養,有可能為時已晚,因為現在年輕導演,尤其是有實力的年輕導演少之又少,屬於稀缺資源。

為何年輕而有才華的導演少之又少屬於稀缺資源?因為一部作品的成熟度恰恰是與導演的經歷與功力成正比的,而年輕與成熟正好是相反的兩個發力點,所以同時出現基本上就是處於偶然,偶然發生的事件或是出現的人自然是少之又少。

最根本的一點,年輕有才華的導演藝術生命力有可能比較長,能給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但這也要分人,不可以一概而論。

這麼說吧,池小唐當然不會唯年齡與才華為唯一的標準,但是這是新鮮而富有朝氣的事業,無論是對這個行業和對自己,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與補償的機會。電影工業需要新鮮血液,如同靈動的畫面需要不同的拍攝方式,感人的情節也需要千差萬別豐富多彩的講述方式,這才是造夢的本源,也是光影緣起的初心。

邀請函是發往全國各大院校的電影藝術專業的學生,當然也是有推薦機制的,有初審的過程,電影節對那些非藝術類的有志青年同樣敞開心扉,都可以從網路上傳短片或長片,這都是沒有門檻的,程式會辨別並篩選掉一些粗製濫造的東西。

崔萍是電影節評委會的主席,池小唐和尹仲也會參與影片的評選,另外一些評委是一些電影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大家群策群力找到那些珍貴而發光的年輕人,這如同一種儀式一般,不忘初心,珍視來時路。

每到那個季節,周圍的民宿都是爆滿的,因為電影節對所有人都是開放的,僅僅需要從網上預約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