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火晚會,開幕式盛典,閉幕式派對,人們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

所有的影片都是公開放映的,現場觀眾的想法也會在投票環節有所展現,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

而且放映的場次也是迴圈的,多次觀影會對劇情和表達有更清晰與深刻的理解,能夠讓作者與觀眾形成共鳴。常常有熱情的影迷從傍晚迴圈至深夜。池小唐看到這樣的場景,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時那些對電影工業有深刻啟蒙的港片歲月。

在那些陳舊和落後甚至有時會是汙穢不堪的場所,在那些被大多數人理解為是單純的娛樂消遣而並非藝術的荒誕年代,在那些世俗而功利的小鎮歲月,一遍又一遍的觀摩,讓年少的池小唐痴迷不已。

很多年後,池小唐池導對那些所謂的作品也好,產品商品也罷,已經不復當初的熱望,因為一部電影看個開頭結尾大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那些電影語言自己太熟悉了,那些橋段劇情前因後果爛熟於心,什麼地方鋪陳,什麼地方閃光,哪裡加梗,什麼是線,他都再熟悉不過了。

對於池小唐而言,從影十來年了,已經沒有太多盲目的熱望了,他對莎士比亞那句話現在理解無比的深刻: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所有的事都被人做過了,而且記錄在冊有的甚至洋洋灑灑汗牛充棟蔚為壯觀,所有的細節都被人考慮過了,所有的方法與伎倆都被小心的揣測和深思熟慮過了,並並付諸了實踐。

所以池小唐池導看到某位國內一線的資深老前輩老導演拍出的一部又一部評論兩極化的作品時感慨良多,這樣無視觀眾與消費者體驗的東西一部又一部,讓老百姓難以下嚥自詡為高深莫測追求藝術理想的東西,是怎麼透過稽核的,那些影院的傢伙覺得這樣的東西賣錢嗎?

很顯然,那些人並不傻,招牌,尤其是年頭久的老招牌,即便是再水,也有人買單,這便是世間的虛榮與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