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立威翰林院(二合一) (第2/6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為謀。
註定不是一路人,何必在意?”
“這般灑脫從容,也就你向北能做到.”
商輅有些感慨的回了一句,可能這就是他認同沈憶宸的原因之一吧。
跨過登瀛門,沈憶宸與商輅來到了內院一間屋子面前,上面懸掛著一塊牌匾,書寫著“詞林”二字。
這塊牌匾是當年洪武帝御賜之物,意為詞士之林,讚賞翰林學士們的文詞才華。
屋內坐著三名翰林官,分別為禮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學士錢習禮,翰林侍讀學士倪謙,以及翰林侍講學士周敘。
見到沈憶宸進來,錢習禮跟周敘臉上都面露笑容,唯獨倪謙不苟言笑。
“晚生拜見內翰學士.”
入了翰林院,稱呼就得按照玉堂的規矩來。
內翰這詞也是始於唐朝,與內相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初都是為了彰顯與皇帝的親近之意,後來才分化出了權利區別。
“向北,能看到你入仕翰林,為師倍感欣慰.”
錢習禮有感而發,畢竟當初是他力排眾議,點中了沈憶宸的會元頭銜。
如今沈憶宸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站在了文人功名巔峰。
再次相見又入玉堂,成為了自己的下屬,此番際遇屬實有些緣分使然。
“沒有兩位恩師的取中,就沒有學生的今日,此恩莫不敢忘.”
沈憶宸不單單是感謝了錢習禮,還把周敘給帶了進來。
要知道他可是當初鄉試的主考官,某種意義上也有著老師名分,公開場合下厚此薄彼,會顯得過於勢力。
聽到沈憶宸說兩位恩師,錢習禮還愣了一下,後續才反應過來周敘乃沈憶宸鄉試主考官。
這下就更無巧不成書,堪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了。
翰林院高層,大半自己人……周敘聽到這話,更是笑出了一臉老褶子,沈憶宸這學生真不錯,沒白點中他,簡直倍有面子!“向北,你是新科狀元直授修撰,學識上面乃文人翹楚,自不用多說。
如今入仕為官,切記莫心高氣傲,翰林院內注重長幼尊卑,當尊重前輩、友愛同年、禮遇後輩.”
錢習禮著重強調了關於禮節的問題,這也是歷屆新晉翰林,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因為翰林院比較特殊,與六部九卿這種行政衙門不同,偏向於國子監的學官屬性,日常更注重前輩晚輩身份。
另外翰林院官銜也很特殊,屬於品階低,身份貴的那種。
別看沈憶宸這個翰林修撰區區從六品,但要知道翰林院最大的官掌院學士,也不過才五品。
整個翰林院滿打滿算,能比沈憶宸官銜高的,也就侍讀、侍講各兩人,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兩人,以及最後的掌院學士一人。
加起來才九人,十個指頭都用不完。
而且諸如掌院學士,侍讀、侍講學士這種高層,身上大多加了六部或者五寺的官銜,平日裡並不在翰林院內坐堂。
好比錢習禮,如若今日不是新晉翰林入仕,他就在禮部辦公去了,不會來到翰林院的。
這樣算起來,五個指頭都不需要了。
沈憶宸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萬一不懂翰林院規矩,用官銜來壓人的話,還真是不太好辦。
以往翰林院三鼎甲也發生過類似事情,所以錢習禮強調了一番,避免沈憶宸年輕氣盛做出逾矩之舉。
“學生明白.”
聽到這話,錢習禮點了點頭,不在此事上多言。
對於沈憶宸他還是比較放心的,畢竟這小子一直以來的口碑,都是沉穩謹慎,禮節周到。
接著又囑咐鼓勵了幾句,錢習禮就開始安排具體事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