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屯田、大興水利,為沈宮保開創太平盛世打下堅實基礎!”

徐有貞的語氣非常堅定,報知遇之恩可不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是需要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援的。

這些年他雖然不在京師任職,但透過跟李賢以及沈黨成員的書信交流,非常清楚沈憶宸心中的宏圖偉業。

想要征伐四方重現漢唐榮耀,就得有強悍的國力去支援,而國力民生的根本在於工部督造。

五年治水僅僅是個開始,如果能夠擔任工部尚書,徐有貞打算大興土木,徹底改變大明目前的基礎建設。

說實話,這一刻沈憶宸心動了,他太需要一個左膀右臂來做實事。

別看工部排在了六部末尾,事實上對於民生的作用數一數二,徐有貞是那個最完美的人選,並且沒有之一!

“太平盛世不是為本閣部開創的,是為天下萬民開創的,既然徐侍郎如此豪情萬丈,那乾脆就掀他個天翻地覆好了.”

到了這個時候,沈憶宸終於下定了決心,不僅僅是打算重用徐有貞,還準備朝一件謀劃許久的事情下手。

幾年前沈憶宸頒佈了《宗藩條例》,用律法的形式限制了整個明朝宗室的特權,並且極大降低了朝廷供養宗室的支出,還能從王府莊田徵收數量不菲的稅銀。

但皇親國戚並不是沈憶宸的最終目標,想要從根源上改變大明財政緊缺的現狀,避免最終走向土地兼併的王朝覆滅道路,那麼士大夫階層的特權就不得不打擊!

只是這個階層太過於強大,上千年儒家封建王朝沉澱下來,幾乎靠個人是無法對抗的。

沈憶宸最初想法是聯合石亨,用武勳階層的力量去抗衡文官士大夫階層,結果對方爛泥扶不上牆,石亨衝動之下壓根就不按照官場鬥而不破的規則玩,直接起兵掀桌子了。

沒有了石亨這張擋箭牌,加上禮部尚書胡濙太過於圓滑,《宗藩條例》頒佈這幾年下來,沈憶宸始終找不到機會朝文官集團跟背後計程車大夫階層下手。

現在想要讓徐有貞取代石璞的位置,那麼就意味著要打破跟文官集團“休戰”的默契。

反正都要開戰,那為何不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成決戰?

忠國公石亨的西征迫在眉睫,沈憶宸籌備的北伐同樣提上議程,以大明目前的國力想要封狼居胥,並且還不會過於壓榨民力出現勞民傷財的局面,就得更為科學的統籌資源。

不能讓本就貧苦的底層百姓,去承受戰爭帶來的支出,相反士大夫階層卻毫髮無損,甚至可以大肆趁著農民破產發國難財。

“沈宮保,需要下官做什麼?”

徐有貞的臉上浮現出來一抹狂熱,他不知道沈憶宸的最終目標是什麼,但他很清楚想要上位就得出現官場地震引發權力交替。

沈憶宸準備來把大的,跟徐有貞的野心或者說期望不謀而合,他簡直有些迫不及待。

“彈劾石璞.”

明良二年五月初,就在徐有貞回京述職一個月後,一封公開彈劾呈遞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內容為舉報工部尚書石璞,早期阿諛諂媚王振上位,私底下勾結權閹禍國殃民。

後有賄賂前任司禮監掌印金英貪贓枉法,縱容宗族家奴欺男霸女,強取豪奪,並且還在老家臨漳大肆購買田產,百姓稱之為“石半城”。

單單挖掘這些陳年舊事的彈劾,其實還不足以讓石璞倒臺,真正起到致命殺招的是石母病逝,石璞理應回鄉丁憂,實在不想放下權勢回去,好歹也得讓皇帝來挽留“奪情”。

石璞卻隱瞞了母憂的訊息,仍舊留守朝中任職,這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簡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瞬間就在朝野內外引發了很大的爭議。

禮部尚書胡濙府中,處於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