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噴子用處 (二合一) (第2/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法成功的那一日了.”
高穀長嘆一息,然後就閉上了眼睛,腦海中陷入深深的回憶之中。
他還記得那日沈憶宸從東閣離去的背影,相比較紫禁城的紅牆金瓦,一身青色官服顯得是那般渺小。
如今回頭再看,此子始終踐行著自己的初心,變得愈發偉大。
聽到高穀突然談起東閣往事,沈憶宸也是瞬間感到鼻頭一酸,立馬就紅了眼眶。
人很多時候就是這樣,憶往昔很容易觸動到內心的情感點,其實朝堂為官哪怕政見不同,誰又何曾沒有過一顆公心大義呢?
“高中堂,你好好休息,晚輩先行退去了.”
“去吧……去吧……”
高穀剛才的談話就猶如迴光返照一般,現在就陷入了一種喃喃自語中,不斷的回覆著沈憶宸“去吧”這兩個字。
見到這種情形,沈憶宸輕輕退出門外,長長的撥出一口氣內心感到沉重無比。
想當年自己初入仕途,朝廷滿是永樂跟仁宣兩朝的老臣,還碰到了“三楊”時代的尾巴。
隨著時光匆匆流逝,高穀已經成為了閣部大臣中的最後一人,也很快將會駕鶴西去。
人生短短几個秋,時間走的真快,卻又彷彿宛若昨日。
明良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就在沈憶宸看望過後的第二日,高穀就與世長辭。
身為數朝元老加內閣大臣,明良帝給予了身後哀榮,禮部尚書空缺的前提下,沈憶宸越疽代苞給了決策,贈高穀“太保”頭銜,並且諡號“文義”,彰顯其輔佐朝政多年的功績。
同時沈憶宸還完成了高穀的託付,當即蒙蔭其子高峘入國子監讀書,並且特意拜訪了國子監祭酒,託付對方要從嚴對待這名紈絝子弟。
另外還託趙鴻傑放出話,高峘的狐朋狗友誰還敢繼續拉著他吃喝玩樂,免費贈送錦衣衛詔獄一遊的待遇。
要知道錦衣衛這種特務機構本就充斥著威懾力,再加上趙鴻傑有了沈憶宸的加持,權勢跟地位基本上已經到達了高峰,誰敢不長眼無視他的放話?
高峘最終能不能安心讀書改邪歸正沈憶宸不知道,但只要這小子能老老實實的當個普通人過完一生,娶妻生子給高氏一族留個後,也算對得起高穀的臨終託付。
由於高穀葬禮的舉辦,原本定好的禮部尚書廷推被退後了,滿朝文武基本上都去高府弔唁了一番。
不過沈憶宸卻沒有閒著,清丈全國田畝的政令僅僅是個開端,關鍵還得看人如何執行,否則頒佈的就毫無意義。
不要覺得清丈土地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別說是放在封建王朝,哪怕就是放在現代社會有各種科技加持,很多國家依舊做不到對國土耕地有精準的數字。
雖然沈憶宸還沒有頒佈稅法,但清丈土地這道政令一出,地方士紳豪強就會如同中樞官員一樣,很快便會領悟到跟稅收有關係。
歷朝歷代皇權基本上不下縣,最基礎的七品縣官想要坐穩位置,就必須跟當地名門望族搞好關係,久而久之雙方就繫結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為了少繳或者不繳稅賦,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隱瞞真實的田畝數,反正山高皇帝遠隨便報個數就行,難道你沈憶宸還能走遍大明山山水水,丈量清楚每塊土地嗎?
歷史上張居正靠著“考成法”的威力,僅部分執行就清丈出來兩億八千萬畝隱瞞的田地,為明朝每年增稅四百餘萬兩。
十年時間變法下來令國庫充盈,變相為大明續了起碼四十年命,直到萬曆三大徵還在吃張居正改革的老本。
沈憶宸的目標是超越張居正,他相信目前大明士紳階層隱瞞的田畝數量至少在三億五千萬畝以上。
如果能全部登記在冊,然後再按照階梯稅收制度去執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