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上疏彈劾沈憶宸。

不過還好被俞士悅跟樂惲等人勸阻了下來,畢竟展開廷推近在眼前,他是禮部尚書最為有力的人選。

此時上疏得罪沈憶宸,萬一此子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再度聯合曹吉祥推舉右都御史楊善。

那真的就是活生生上演了一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就在文官集團成員猜測攻訐沈憶宸政令的時候,當事人卻絲毫沒有注意到這些,正火急火燎的出宮趕往高穀府上。

原因在於沈憶宸得知訊息,內閣大臣高穀在上朝途中突發中風,立馬就人事不省陷入昏迷狀態。

緊急送回府上就醫後,整個人出現了意識混亂模糊,大夫預測差不多到了彌留之際,已經時日無多了。

這一幕的出現,不由讓人聯想到前任內閣首輔馬愉,他正是在上朝路上突發中風,回府就臥床不起勉強撐了三日病逝。

相比較當年的馬愉才五十三歲,現如今的高穀年近七旬,身體狀態方面要差了許多,可能連三日都撐不住。

伴隨著胡濙的致仕還鄉,高穀可以說是正統朝時期過來的最後一位閣部級別的老臣,再加上某種意義上來說對沈憶宸有過相助,於情於理都應該在去看望一番。

高穀府邸在京師權貴的核心區域,原因在於他是官宦世家,祖上三代算上追贈都曾達到了官居一品的高度,如今已經延續到了第四代。

只不過到了高穀這一代,很明顯出現了家道中落的趨勢,首先就是嫡子生的太晚,加之屬實沒有學業天賦,目前連個最基本的秀才功名都沒有考到,按照這個架勢下去恐怕得靠蒙蔭為官。

如果高穀無災無病位列閣部大臣,同朝為官還能庇佑一下子嗣,現如今他病來如山倒,不成器的紈絝子嗣恐怕一輩子走不到緋袍大員的位置。

對於四代官居一品的世家望族而言,朝中沒有緋袍大員高官坐鎮,衰敗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可能是意識到家族前途堪憂,沈憶宸踏入高穀府中就聽到妻妾家眷哀嚎一片,還好僕人管家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見到內閣首輔親自過來探看,趕緊把人請了出去給沈憶宸與高穀單獨相處的空間。

只要沈憶宸能念及舊情,然後朝中照拂一二,至少可以保高穀後人數十年無憂!

進入房間就聞道了一股濃郁的藥味,高穀此時正躺在臥榻之上,整個人臉色出現一種異樣的潮紅,以沈憶宸後世經驗來看,這是典型的腦溢血癥狀,當然在這個時代稱之為中風。

大夫依舊還在給高穀診脈,看能不能出現什麼奇蹟,沈憶宸踱步來到床邊輕聲問道:“大夫,現在高中堂的情況如何了?”

面對沈憶宸的詢問,大夫首先是拱手躬身行了一禮,然後才搖了搖回道:“高閣老本身年事已老,再加上終日忙於政務累垮了身子,恐怕這次是凶多吉少.”

要知道大夫醫治高穀這樣的重臣,一般是不敢把話給說太嚴重,凶多吉少基本上就意味著大限將至。

“本閣部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沈宮保.”

大夫知道沈憶宸與高穀的談話,肯定涉及到朝中機密,趕緊躬身退去。

望著病榻上昏迷的高穀,沈憶宸一時心中感慨萬千,事實上他跟高穀兩人早期相處並不和諧,對方把自己視為閹黨成員厭惡不已。

直到得罪王振主動前往山東治水,才讓高穀的印象得以改變,還主動東閣臨別贈言了幾句。

真正出現改變還是在於楊溥臨終前的遺言,高穀遵循座師的囑咐助沈憶宸權傾朝野,一步步走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

哪怕就是如此,實則沈憶宸跟高穀兩人之間的交情也不能算深,私底下並沒有過多的接觸。

但人終究還是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