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留不想再去討論那些有關“後悔”的事情,正統九年就已經下定了決心,無非是遲到三年的舉兵罷了。

“福建布政司已經下發公文給各州府,告知了朝廷福建暴亂事宜。

不出意外的話,朝廷平叛大軍將很快到達,葉首領真的要走上這條絕路嗎?”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葉某今日前來,只求許兄幫吾等最後一把.”

“往後各安天命,生死不相往來!”

其實對於最終結果如何,葉宗留心中早有預感,他不想把許逢原牽連過深,並且這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相求。

幾年生意相處下來,許逢原打心底敬重葉宗留是條漢子。

聽著對方如此決絕的語氣,他明白再說任何言語,到了這一步都毫無意義。

於是嘆了口氣回道:“葉首領說吧,只要在下能辦到,定當竭盡所能.”

“我需要許兄派船沿閩江逆流而上運輸糧草,等來日朝廷大軍征討,吾等弟兄們依託建寧府城,也能堅守對抗下去.”

葉宗留早就知道許逢原來到福建任職,除了與自己經營倭奴走私貿易,還得到了沈憶宸的命令,在長樂縣太平港收集晾曬木料,準備建造大型海船。

雖然海船之事進展緩慢,但許逢原擔任縣令期間,大力發展了長樂縣的船運,並且對漁民違反禁令出海,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針。

從而導致整個福建地區,除了福州府同知郭琰奉命建造的下番海船,可能在船隻數量跟噸位上佔有優勢,其他地方均不如長樂縣船運繁榮。

另外這裡的太平港,曾是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出洋地,歷史淵源底蘊深厚。

沈憶宸安排許逢原在此地擔任知縣,也算是早有謀劃。

“葉首領,不是在下貪生怕死,可大張旗鼓的動用船隻運輸糧草到建寧,恐怕不消片刻整個福建人盡皆知.”

葉宗留現在被朝廷定義為賊首,福建布政司大大小小官員,都把目光盯在他的身上。

官可以跟匪勾結,但絕不能與叛軍有任何牽連,否則必在第一時間革職問罪。

“不需要運往建寧,只要找尋一偏僻碼頭卸貨即可,葉某自會安排人手交接.”

起義軍缺的從來都不是人手,福建境內這幾年怨聲載道,只要放開了收,將會有無數的貧苦農民加入義軍。

葉宗留只缺糧草跟戰甲!要知道古代任何王朝,對兵器幾乎都沒有任何限制,可以仗劍走天涯。

但是私藏鎧甲,卻屬於謀逆的重罪。

當然,糧草葉宗留可以豁出自己這張老臉,開口求許逢原幫一把,鐵器是萬萬說不出口的。

畢竟革職問罪與謀逆不赦,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沒有過多的猶豫,許逢原便咬牙點頭道:“好,我答應你,立馬組織人手運輸糧草.”

“大恩不言謝,葉某下輩子定當做牛做馬償還!”

葉宗留向著許逢原抱拳長鞠一躬,他同樣很清楚背後有著多麼大的風險。

甚至可以這麼說,哪怕親族兄弟遇到這種事情,都不一定會相助。

“葉首領,我即刻寫封信送往京師給沈兄,在此期間一定要穩住,切莫輕舉妄動!”

這種事情已經遠超了許逢原能力範圍,他能想到力挽狂瀾的人,只有沈憶宸。

如果沈憶宸能勸說朝廷招安,至少能給葉宗留帶來一條活路,哪怕希望渺茫!“不用了,可能現在沈三元,已經得知了福建的情況.”

葉宗留苦笑著的回了一句,爐丁動亂剛剛發生之時,他就已經派鄭祥前往京師告知沈憶宸,想著能不能緩解一下與官府的矛盾衝突。

不過隨著布政司參議被爐丁俘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