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冠名沈學 (二合一) (第3/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初中生的年紀,有股年少輕狂不服輸的心態很正常。
“沒想到沈提督還能記得下官,年少孟浪還請提督大人不記小人過.”
“何需說這些,都過去了.”
看著沈憶宸這麼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本來還有些尷尬的徐東海,瞬間感到一陣輕鬆跟唏噓。
是自己小看了沈憶宸,這幾年過去,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應天府婢生子,名滿天下督軍一方,豈能沒有容人的肚量?“是下官狹隘了.”
其實在沈憶宸成為小三元魁首後,徐東海對於他就已經屬於心服口不服的狀態,基本上不敢再有任何的挑釁。
多年之後再次相見,現在只有心服口服。
對於前排喜寧跟地方官員的溜鬚拍馬,沈憶宸沒興趣參與進去,既然遇到了徐東海,乾脆就與他並排前行,順便問問現在浙江的情況。
“徐通判,本官在途中接到過一些訊息,福建亂民已經控制了閩浙邊界的交通要道,可有此事?”
“確實有部分交界要道被亂民堵塞,不過提督請放心,入閩之路絕對暢通無阻!”
徐東海還以為沈憶宸是擔心自己從浙江入福建,會遭遇到亂臣賊子攻擊的風險,立馬就拍著胸脯保證了下來。
因為早在數日之前,浙江都指揮使便率領大軍打通了一條入閩要道,否則朝廷出鎮大員被堵在浙江無法進入福建,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知道得多少官員烏紗帽落地。
“那浙江最近局勢可好?”
“浙江自古富饒,百姓豐衣足食文教興隆,亂臣賊子無法蠱惑人心,各州府固若金湯!”
聽著徐東海這些豪言壯語,沈憶宸是半信半疑。
不過話說回來,自己與對方這個“故人”關係,屬實水分十足,加之關乎到切身利益關係,報喜不報憂也很正常。
可能是感受到沈憶宸不太相信,徐東海趕忙補充道:“提督有所不知,浙江各州府不僅僅風平浪靜,杭州府近日還將舉辦西湖雅集,各地大儒紛紛前往講經論道,足以彰顯太平盛世.”
對於古代王朝而言,很多時候把文運看作國運,杭州府大儒雲集文運昌盛,若是局勢動盪可不會有此等盛況出現。
“就連提督的沈學觀點,都會有士子在這次西湖雅集與各方辯經.”
沈學?聽到這個名稱,沈憶宸臉上表情變得很複雜。
一般來說在古代,只有提出了完成的學術理念,並且開宗立派被人給發揚光大了,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學派。
提出學術觀念的那個人,會被外界以他姓氏,冠名為“某學”。
沈憶宸確實提出了“經世致用,辨證求是”的學術觀點,並且還用四段話語,來粗略的闡述了自己的學術主張。
但是客觀來說,距離開宗立派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更別說用姓氏去官名學派。
或者更簡單粗暴的扯下遮羞布,沈憶宸的學術觀念,在京師被傳統理學界給批判為“歪理邪說”,還有言官向皇帝彈劾“妖言惑眾”。
但凡不是朱祁鎮有著嚴重的逆反厭學心裡,再加上自己當時有著王振這個閹黨老大當“靠山”,換做是一般人還真扛不住外界攻擊,更別說把觀念發揚光大出去。
後來沈憶宸出鎮山東,也沒時間來完善宣揚自己的學說,某種意義上“著書立說”的成就,依舊不算太完美。
“沈提督?”
看著沈憶宸半天不說話,徐東海有些疑惑的提醒了一聲。
“喔,你繼續說.”
沈憶宸回過神來隨口應了一聲,他確實沒想到就連京師都沒幾個人認同的學說,能在千里之外的杭州府講經論道。
不得不說,江浙地區自古學術環境良好自由,許多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