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武將說道:“馮僉事,出列!”

只見一名全副鎧甲的武將從隊伍中站了出來,拱手道:“末將在!”

“你即刻帶領沈提督視察軍營,不得有誤!”

“末將遵命!”

這名武將大聲領命後,就來到沈憶宸面前拱手道:“末將福州中衛指揮僉事馮正,見過沈提督!”

明朝地方軍隊一般有兩套指揮體系,分別是都指揮使司,衛指揮使司。

兩者官職名稱基本相同,區別就在於衛指揮使司要低一個級別,比如都指揮僉事為正三品,衛指揮使僉事為正四品。

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指揮使司更像上級主管部門,衛指揮使司才直接領導將士。

鄧安派馮正來帶領沈憶宸視察軍營,很明顯是打算徹底坦白,讓這個提督更真實瞭解現狀。

畢竟要是沈憶宸能挽回局勢平叛,鄧安時候遭受到的罪責也要減輕許多。

再想辦法走走京師的人脈關係,說不定就能烏紗帽都能保住。

“有勞馮僉事,帶路吧.”

“是.”

相比較鄧安的油滑軟弱,馮正身上展現出一副明朝職業軍人的氣勢,轉身騎上一匹戰馬,就準備領著沈憶宸前往軍營駐地視察。

既然是以文官掌武事,沈憶宸自然得展現出自己“強硬鐵血”的一面。

他也沒有坐馬車,而是讓武銳遷過來一匹高頭大馬,率領著親衛跟在馮正的身後。

看著一行人疾馳而去,福建布政使張琛,用著試探性的語氣向喜寧說道:“喜公公,要不您還是先進城?”

“嗯.”

這次喜寧沒有多言,點了點頭就大步朝著福州府內走去。

怒氣也發洩了,立威也立過了,半個月日夜兼程連續趕路,早就讓他感到腰痠背痛,打算好好舒緩一番。

局勢歸局勢,論起個人享受,喜寧從來都不會薄待自己。

五里路對於騎馬而言,僅僅十來分鐘就到了,沈憶宸隨著馮正來到一處山谷平地,目光所及之處是一望無際的帳篷連營,門口守衛計程車兵懷抱著兵器,鬆鬆散散的倚靠在圍欄上,看不到一絲勇武的精氣神。

沈憶宸一路科舉走來,雖然屬於標準的清貴文官,但他接觸過的大明將士也不少。

前有凱旋而歸的南征軍,中有李達等人統率的京營,後有山東布政司掌控的東昌衛、泰安衛。

不管是邊軍,還是京營,亦或者地方衛所。

至少沈憶宸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身為職業軍人的紀律跟勇武。

可眼前這批守門士兵,如果把身上的軍袍給脫了,絕對沒人能想到他們是衛所軍士。

“馮僉事,福州三衛乃福建都司的絕對主力,軍容軍貌就如此嗎?”

沈憶宸有些不滿的質問了一句。

地方千戶所這德行也就罷了,畢竟很多軍戶半農半兵。

而福州三衛可是精銳部隊,理論上應該兵強馬壯,裝備精良,現在表現的也太鬆懈了一點。

“回提督,福州三衛疏於操練,最近又接連敗於賊軍。

如今整個軍營士氣低迷,人心惶惶,是末將失職!”

馮正解釋了部分原因,另外部分他就不敢多言。

那便是福建都指揮使司貪墨嚴重,拖欠衛所軍士的軍餉可謂家常便飯。

最近這一年來各地起義不斷,更讓福州三衛將士身心俱疲。

浴血奮戰連個賣命錢都沒有,能有士氣才怪!馮正口稱失職,沈憶宸卻不好怪罪與他,原因在於一個正四品的衛指揮僉事,想要背鍋都不夠資格,找他怪罪出氣又有何用?“還有為何駐地會選擇在山東,萬一賊軍來襲堵住出口,豈不是甕中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