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徒,此言重了吧,沈向北乃三元及第深受皇恩,怎會行謀逆之舉?”

“再說了,他只是福建提督軍務,而不是福建總兵官,你拿武將來類比文臣?”

歷史上本應該致仕的錢習禮,此時依舊擔任著禮部侍郎之位。

身為沈憶宸的座師,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面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現在閹黨成員奈亨要誣陷謀逆,這讓錢習禮就不能忍了!以沈憶宸的身份跟前景,回京之後堪稱錦繡前途,甚至可以想象他將在而立之年前入閣拜相的場景,只要腦子不出問題會謀逆造反?“那還請問少宗伯,沈憶宸無召領兵回京如何解釋?”

“沈向北是率軍北上剿倭,擔心陛下安危臨時請旨馳援京師有何問題?”

不得不說,卞和提議的北上剿倭的藉口,相比較進京勤王確實帶來了更多轉圜的餘地。

並且沈憶宸在進京途中還先上車後補票,連發了幾封奏章請求入京馳援,這也算是一個能解釋的藉口。

很多東西都得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哪怕你是真的謀反,也得打上“清君側”、“靖難”的名義。

面對錢習禮的反駁,站在一旁的工部侍郎王佑看不下去了,出列冷笑道:“古往今來有這般馳援京師的作派嗎?”

“少宗伯,你是把吾等同僚當傻子,還是藐視郕王?”

王佑的這句話,引發了殿內群臣的竊竊私語,確實沈憶宸此舉於情於理於法都不合。

但真要說他打算謀逆造反,留守京師的眾文武大臣信的也沒幾個,總感覺沈憶宸此舉著實有些莫名其妙。

“劉廷尉,你說沈提督到底想要做什麼,無召赴京可不是什麼小事,更何況還率領著福建大軍.”

“可能真就是北上剿倭,聽聞蒙古韃虜進攻,一時心急之下馳援京師?”

“以沈提督三元及第之才,會這般衝動做出授人以柄的事情?”

“你說會不會是跟成國公里應外合,畢竟他們倆可是父子啊……”當提出“成國公”三個字後,很多人臉色瞬間就變了。

要知道名義上是朱祁鎮御駕親征,但這次馳援大同北伐的軍事行動,真正的軍事上指揮官是勳戚成國公!如今這兩父子,一個在大同掌控京營,一個在大沽掌控福建衛所軍,要真來個什麼裡應外合,那畫面簡直令人不敢想象……“一派胡言!”

閣臣高穀聽著殿內群聊越說越誇張,站出來怒喝一聲。

“大明勳戚,與國同休!”

“現在成國公正在前方跟隨陛下親征,爾等卻在後方擾亂軍心,真不怕按照軍律論斬?”

高穀的這句怒喝,讓殿內群臣噤若寒蟬,揶揄幾句沈憶宸沒什麼,要是得罪大明勳戚集團那就麻煩大了。

等成國公朱勇班師回朝,能輕易放過自己?看著殿內群臣討論方向越來越歪,現任內閣首輔陳循站了出來,清咳一聲後說道:“諸位同僚還是慎言,此事就交於郕王決策吧.”

如果說前任內閣首輔馬愉資歷尚淺,難以壓住朝中一些老臣,那麼陳循那乾脆就是沒有資歷。

正統九年四月陳循才入閣,至今不過短短四年時間,正統朝時期內閣又不像明朝中後期那般強勢,首輔這位置有實無名,他想要做點什麼真是難以服眾。

於是乎陳循乾脆就把這個鍋,甩給“監國”的郕王朱祁鈺,畢竟天塌下來還有個高的頂。

朱祁鈺看到陳循把皮球踢給了自己,一時心中簡直有罵孃的衝動。

就在朱祁鈺有些不知所措之際,殿外傳來了太監高亢的通傳聲:“皇太后駕到!”

皇太后來了?聽到這個名詞,殿內群臣紛紛愣了一下,腦海中有太后攝政的歷史,還得遵循到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