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一年三月十六日,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

沈憶宸站在金碧輝煌的魯王府大門前,注視著屋簷下方那象徵著不可一世地位的魯王牌匾。

此刻魯王府的大門前,兗州護衛在指揮使趙靖的率領下,層層抵擋在沈憶宸的前方,一副誓死捍衛王府的架勢。

與此同時,沈憶宸身後站著的東昌衛與泰安衛士兵,滿臉兇悍的虎視眈眈。

只要對方敢行抗旨不遵之舉,就會被冠上“叛軍”的名號全面圍剿。

經歷了小半年在沈憶宸手下辦事,東昌衛跟泰安衛軍戶精神相貌,可以說與之前有著天壤之別。

以前衛所軍戶,名義上是大明將士,實則除了少部分精銳外,其他跟農民沒什麼區別。

甚至說更難聽點,很多活的就如同乞丐。

但是這小半年下來,沈憶宸各種肉食保障充足,極大提升了他們的身體素質。

並且民力再如何緊缺,都沒有把將士充當勞役使用,保證了他們的武備訓練。

正統朝時期,大明武德充沛的底子終究還在,如今這群衛所士兵堪稱虎狼之士,氣勢上隱約碾壓了王府護衛軍!收回望著牌匾的目光,沈憶宸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王府指揮使趙靖,冷冷說道:“本官奉陛下旨意緝拿謀逆魯王,爾等是想抗旨犯上嗎?”

此時的趙靖臉色蒼白,他目光死死盯著沈憶宸手中明黃色聖旨,卻無法挪開腳步。

因為與王府長史這種朝廷命官不同,王府護衛指揮使乃實打實的藩王親信,甚至可以跟著造反謀逆的那種。

就好比永樂帝朱棣靖難,首先誅殺王府長史,然後封賞燕王三衛起兵。

可以說趙靖與朱肇輝榮辱與共,一生榮華富貴皆繫於王府。

沒有魯王的命令,哪怕面對聖旨他也不會挪動分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王爺絕無謀逆之舉!”

魯王有沒有謀逆,沒有誰比掌軍的趙靖更加清楚,可能在小節上王爺有所逾矩,大節絕對是忠於朝廷聖上。

“趙指揮使的意思,是陛下冤枉了魯王?”

“陛下是受奸人矇蔽,沈僉憲你心知肚明!”

趙靖心中有著一股說不出的憤怒,不正是你沈憶宸冤枉的魯王嗎?可形勢比人強,就算清楚沈憶宸在誣陷,如今對方手持聖旨領軍前來,趙靖也不敢挑明。

“抱歉,本官不知.”

沈憶宸神情冷漠,壓根就沒跟對方討論是否誣陷的興趣,就如同曾經高高在上的魯王,沒興趣關注山東百姓生死一樣。

“本官給爾等王府護衛最後一次警告,如若再不放下兵器投降,以謀逆罪論處,殺無赦!”

澎湃的殺意從沈憶宸身上迸發出來,他正愁不找到魯王舉兵造反的理由,現在就相當於送上門來。

這句警告聽在王府護衛軍耳中,讓很多人臉上浮現出一抹驚恐神色,下意識朝著身旁望去,想看看左右袍澤們的動作。

很明顯,普通的王府護衛士兵,不願意跟魯王陪葬!就在此時,站在趙靖身後的魯王衛指揮同知趙寧,咬牙說道:“大哥,天命不可違,我們能做到這步,已經對得起王爺了.”

趙寧曾經在陽穀鎮的傅府門前,與沈憶宸率領的東昌衛運軍對峙過,並且還被繳械了。

那時候他就感受過沈憶宸身上殺伐果斷的氣勢,明白這句警告絕對不是什麼恐嚇,而是會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

現在不是建文朝,魯王朱肇輝更不是燕王朱棣,舉兵對抗皇帝聖旨不單單自己等人會身首異處,就連妻兒子女都得被株連。

沈憶宸此人,不會給第二次投降的機會!聽著兄弟的勸說,趙靖回頭望了一眼王府護衛,與對方如狼似虎的殺意相比,自己手下均面露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