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熊熊火勢(二合一) (第1/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時間來到了正統十一年二月中旬,沈憶宸並沒有等到魯王的報復,一切都是那麼的風平浪靜。
事出反常必有妖,沈憶宸有些想不明白,為何魯王會選擇隱忍不發。
莫非是意識到自己“以身作餌”,打算行“誅王”之事,所以認慫了?按照明史上對於魯靖王朱肇輝的描述,他在橫行霸道方面,確實遠遠不及他爹魯荒王朱檀。
不過明朝親王前中期面對百姓官員,就沒幾個軟柿子。
就算有,肯定也不是朱肇輝!既然想不明白原因,沈憶宸自然不會死鑽牛角尖,他還有著更多頭疼的事情擺在眼前。
首當其衝,就是朱祁鎮下發的聖旨訓斥!之前沈憶宸就收到了朝廷的公文告誡,對於魯王朱肇輝事關不法跟侵佔王府莊田彈劾。
明英宗朱祁鎮在勳戚的勸說下,最終選擇了輕輕放下,並沒有對沈憶宸進行任何懲處。
但是後續接連收到了臨清鈔關、都轉運鹽使司、以及山東布政司的搜刮地方彈劾,這就有點讓朱祁鎮感到不能忍!沈憶宸前往山東治水不到半年,地方各種衙門彈劾堆積如山,這小子怕不是拿著雞毛當令箭,用臨時加封的僉都御史銜為禍地方了吧?說實話,當看著接連不斷的彈劾,以及王振等人的煽風點火,朱祁鎮真生出了一股把沈憶宸調回京問罪的想法。
不過關鍵時刻山東布政使洪英的一封上疏,暫時平息了朱祁鎮的怒火。
洪英上疏中詳細描述了沈憶宸來到山東後,在賑災濟民方面做出的努力。
他重建了張秋鎮以及陽穀縣,使得百萬災民有了容身之所,不再流宿於道路。
另外張秋鎮決口被沈憶宸用最短的時間內封堵了起來,整個山東境內數百里黃河大堤,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加固,很有可能做到今夏山東境內避免黃河水患之災。
更為重要的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民心,被沈憶宸給調動了起來。
如今山東境內百廢待興,眾志成城,只要完成最後的束水攻沙,就意味著立下不世之功。
這種局面之下,把沈憶宸調回京師,豈不相當於十二道金牌令箭強調岳飛回朝?朱祁鎮打仗再怎麼拉垮,做皇帝再怎麼狂妄,基本事理還是明白的。
就算不滿要問罪,至少得讓沈憶宸把治水大業給完成。
於是乎,就下發了這麼一道訓斥聖旨,讓沈憶宸行事悠著點,再有下次定不輕饒。
“看來陛下的忍耐到了極限.”
放下聖旨,沈憶宸淡淡說了一句,並沒有尋常官員那般懼怕。
“其實陛下已經稱得上包容了……”卞和有些無奈的回了一句,客觀來說沈憶宸在山東境內的行事,完全能用“霸道”二字來形容。
為了搞錢接管鈔關、鹽場,放在一些薄情寡義的皇帝眼中,簡直就跟意圖不軌沒什麼區別。
朱祁鎮到目前為止,僅僅還是下發聖旨訓斥,能看得出沈憶宸在他心中地位不低。
“確實如此.”
沈憶宸點了點頭沒有否認。
朱祁鎮這個皇帝,只要他能真心實意把你當自己人看待,哪怕真就是個萬眾唾棄的奸臣,他也會力排眾議硬撐。
對王振是如此,對另外一個太監喜寧同樣如此,甚至對瓦刺部也先,都做過修建廟宇的荒唐事。
“不過這布政使洪藩臺,為何會幫東主說話?”
訓斥聖旨中,著重強調了洪英的奏章,所以朱祁鎮看待沈憶宸在辦實事的面子上,才暫且饒過他的逾矩行為。
對於洪英這名官員,卞和並不熟悉,他映像中應該是跟張驥等人一夥的。
沈憶宸既無交好,又無收買,怎麼會在上疏中幫他說好話?聽到卞和的疑惑,沈憶宸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