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鈔關地產(二合一) (第3/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實實的行跪拜禮。
“汪兄不必如此客氣,還請快快起身!”
沈憶宸熱情無比的把汪志道從地上扶起,滿面笑容沒有絲毫的官架子,簡直隨和到了極點。
他的這副模樣,卻讓在場的陽穀縣官吏神情複雜。
當初在驛站就是被這笑容給騙了,還以為是個年輕官二代軟柿子,結果一套恩威並施組合拳打下來,現如今縣衙上下全都老實了。
沈憶宸的這種親民態度,自然讓汪志道受寵若驚,連稱不敢當。
要知道山東地界還在盛傳著沈憶宸鐵面無私,為民除害杖斃了縣令孟安維。
汪志道本來還以為對方官威甚重,連買來的功名都不敢用,卑微的自稱草民。
現在看來沈憶宸的形象,好像與外界流傳的大不相同,堂堂緋袍大員如此禮遇自己這末等商人,也太禮賢下士了吧。
雙方入座之後,沈憶宸開門見山說道:“本官意圖想必汪兄已經很清楚,如今張秋鎮百廢待興,就不繞圈子說話了.”
“不知汪兄能做成一筆多大的買賣?”
沈憶宸這種簡單粗暴的問法,著實又讓汪志道開了眼界。
難怪短短時間之內,陽穀縣境內災民悉數獲得救濟,目光所及之處一副熱火朝天的重建景象。
能有此劇變,看來跟狀元公的性格有關,雷令風行!“僉憲大老爺能拿出多少鹽,草民就能做多大的生意.”
別的汪志道不敢口出狂言,要論起運河上做鹽務買賣,他有著絕對的自信。
“好,汪兄果然大手筆!”
“本官每月能提供兩萬石鹽,並且每月陽穀縣還有著數十萬民眾衣食所需,汪兄如若能運來米糧肉食,本官可以全部交由你來供應.”
明朝前中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遵循著以物換物的原則,沈憶宸現在繼續米糧肉食,剛好可以用鹽與汪志道進行交換。
按照明朝官鹽每石二兩的定價,這就是四萬兩白銀的大生意,再加上數十萬人的衣食住行,每個月交易量摺合下來能達到六至七萬兩。
一般運河上的小商家,還真吃不下來。
只是沈憶宸的這番言語,讓在場的卞和、姜沛等人,神情有些不太自然。
因為目前沈憶宸手中,別說兩萬石鹽了,就連兩石鹽都沒有。
見過畫大餅打空頭支票的,還真沒見過吹的這麼狠的,萬一山東都轉運鹽使司旗下鹽場沒“搶”過來,拿什麼去支付兩萬石的鹽引?果然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沈憶宸表現的越熱情,就越有奸商的潛質。
汪志道完全沒有懷疑沈憶宸在空手套白狼,他在聽完對方的籌碼後,立馬就給出了早就商定好的報價。
“僉憲大老爺信任,草民定當竭盡所能,每月運來足量的米糧肉食。
另外揚州汪氏願出白銀三萬兩,在張秋鎮置辦商鋪倉儲!”
這就是汪志道給出的報價,張秋鎮目前廢墟一片,三萬兩足矣彰顯誠意。
沒想到沈憶宸聽到這個報價後,立馬就搖了搖頭道:“十萬兩,本官專門給你劃分出一條街為汪氏商行.”
十萬兩?汪志道簡直驚呆了,哪怕在寸土寸金的京師,買下一條街的產業可能都用不了十萬兩,張秋鎮何德何能值十萬兩?“僉憲大老爺,十萬兩有些過多了,草民承擔不起.”
汪志道不敢得罪沈憶宸,只能委婉的表達拒絕,這個看起來面和心善的狀元公,屬實在獅子大開口。
“除了一條街的商行,本官治水期間將打通運河山東境內鈔關,汪氏每艘運船關稅比以往少收五成,並且快速放行透過,不會有任何的吃拿卡要!”
明宣德四年(1429年)在運河上設立了七座鈔關,從北向南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