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公心大義(二合一) (第4/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的融入過文官集團的圈子裡面去。
哪怕立下了不世之功,在明英宗復位後依舊被冤殺,沒有文武百官站出來提出異議,為他抗爭仗義執言。
就如同現在的局面一樣,要麼沉默要麼贊成,只有沈憶宸還在堅持。
更為可笑的是,在死後卻多了許多為他翻案不平的上表,然後平反冤案、追諡美名官爵,種種哀榮極其浩蕩。
這就是官場的厚黑學,他們容不下一個活著的楷模,卻能標榜推崇死去的英雄!沈憶宸不想成為沉默的看客,他就個答案,難道天下蒼生的認可,還比不上你們這群官員的評價嗎?英雄,不應該成為“孤家寡人”!沈憶宸的這番質問,讓文華殿內眾人沉默了,他們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兩卷萬民書的出現。
許久過後,錢習禮打破了這份沉默,他開口稟告道:“陛下,臣贊同沈修撰所言,于謙罪不至死!”
“陛下,于謙出鎮巡撫十五年,勞苦功高受百姓萬民愛戴,不應如此苛責賢臣!”
“陛下,天子當以黎民百姓為重,此乃民意不可違!”
“臣附議沈修撰所言,于謙可免死罪!”
一名名官員紛紛出列,不僅僅是沈憶宸靠著人脈上疏的那群,還有許多從未有過交情的科道言官。
沒錯,就是那群號稱大噴子的科道言官,他們反倒是最先站了出來支援沈憶宸!雖然科道言官大多空談誤國,到了明朝後期更是淪為黨爭利器,但是不能否認他們在前中期,很多人心中都有著一腔嫉世憤俗的熱血,能被王振收買的終究是少數。
文人風骨,依然是他們的精神信念!“陛下,臣也贊同沈修撰所言,于謙罪不至死.”
一直選擇旁觀沉默的楊溥,此時站了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如果說楊溥之前還在質疑沈憶宸的公心大義,那麼現在他看見這兩卷萬民書,已經找不到再懷疑的理由了。
因為沈憶宸的這種拿命做賭注,于謙根本就沒辦法給出回報!罷了,明哲保身了這麼多年,就當是老夫聊發少年狂一回,再站位一次心中的公道!楊溥的站隊,意味著文官集團的風向轉變。
說是喚起了心中正義感也好,說是兔死狐悲不滿王振也罷,甚至純屬跟風站隊也行。
一名名閣部大員出列附議,期望朱祁鎮能赦免於謙的死罪。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戶部尚書王佐出列道:“陛下,河南山東兩地連年遭災,今夏又出現了大規模的流民聚集,恐會生出事端.”
“于謙督政兩地多年,素有才幹賢名,還望陛下酌情考量.”
如果說之前官員們諫言,都是站在名聲的角度上,那麼現在戶部尚書王佐的諫言,就完全從實事上考慮了。
流民一旦聚集,如果安撫不當的話,很容易就出現大規模的動亂。
于謙處理賑災這種事情很有經驗,而且在兩地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殺不得。
朱祁鎮自然是聽出了王佐的弦外之音,其實于謙殺不殺對於他而言,壓根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既然諸位卿家都認同于謙罪不至死,看在他往日功勞的份上,就暫且饒他一命,以求戴罪立功.”
“陛下聖明!”
不等其他官員做出反應,沈憶宸立馬跪了下來高呼謝恩,他不想王振出手再生波瀾!在這一點上面,沈憶宸卻想錯了,王振可以對抗任何人,他唯獨不會去忤逆皇帝的決定。
只見他目露寒光的看著沈憶宸,心中可謂怒不可遏,自從正統七年太皇太后張氏崩逝,沈憶宸還是第一個敢如此公開對抗自己之人。
此子不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