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瓦刺不臣 (二合一) (第3/5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使臣的官員,提議把御宴場地設定在校場的。
要知道校場乃操演比武之場地,御宴設定在那裡,是準備看一場演練嗎?想要“演練”二字,楊溥就瞬間明白了沈憶宸的用意。
此子真不愧是成國公血脈,絲毫就沒有考慮過儒家教化,直接打算用軍事武功,讓瓦刺使臣感受大明天威!“沈修撰,你還真是異想天開啊!”
楊溥穩重了一輩子,萬萬沒想到在仕途末年,遇到沈憶宸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狂徒。
“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只有讓瓦刺使臣感受到大明的強大,他們才會畏懼!”
後世有一句名言,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辦不到。
出兵漠北幫扶兀良哈三衛抵抗瓦刺部,沈憶宸明白是沒指望了。
瓦刺既然敢僭越稱朕,光靠自己三兩句嘴炮臣服,用屁股去想都不可能。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想要讓瓦刺使臣明白大明天威,就得拿出實力來。
展現實力,沒有什麼比軍隊刀劍更好用,聖賢教化那一套狗屁沒用!楊溥秉性謹小慎微,沈憶宸這種激進策略,他哪怕明白效果可能最好,依舊很難下定決心。
一旦捅出什麼簍子,皇帝怪罪下來沒人扛得住!看著楊溥沉默不語陷入思考中,沈憶宸明白至少對方是心動了,於是趁熱打鐵道:“元輔,朝鮮使臣國書必然要呈交給陛下,瓦刺不臣之心也遮掩不住.”
“四方來朝事關我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儀,不能出現絲毫的紕漏軟弱,否則番邦臣將不臣!”
沈憶宸這兩句話,相當於直抒利弊了。
朝鮮是大明最重要的藩國,他們與國書一同遞交的敕書,必然要呈給皇帝看,這種事情以正統朝內閣的權利,無法做到欺上瞞下。
反正皇帝早晚都要知道生氣,把後續事情給辦的漂漂亮亮才是關鍵。
另外就是大明番邦大多都是牆頭草,今天大明強勢就稱臣,明天瓦刺或者緬甸、安南強勢,說不定都全倒戈出去。
西南方向一直都不穩定,瓦刺使臣要是當眾無禮,就會讓其他番邦意識到如日中天的大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將會後患無窮。
最重要一點,就是沈憶宸的私心了。
真是倒了血黴被安排接待番邦使臣,朱祁鎮還想著自己見識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盛況,不把區區韃虜跟蠻夷放在眼中。
結果現在別人都蹬鼻子上臉,誰不把誰放在眼中還說不定呢。
朝貢要是朱祁鎮被打臉,別人什麼下場沈憶宸不知道,那口最大的黑鍋一定是自己的!處理不好,仕途生涯將結束在御宴那天。
再倒黴點,忌日也有可能是同天……“設宴地點本閣部會奏稟陛下,其他事務爾乃天子特使,當便宜行事!”
道理楊溥都明白,但黑鍋他是沒打算分擔的……既然建議是沈憶宸提出來的,並且他還是聖諭安排接待使臣的官員,自己能做到贊同改變設宴地點,已經算是冒著很大風險。
至於其他事情,就得沈憶宸自己擔著了。
天子特使?沈憶宸明明記得當初王振說的,是擔當受降禮的天子特使,接待番邦使臣是跟鴻臚寺官員一同處理,哪是什麼特使?再說了,御宴皇帝都親臨,需要天子特使嗎?靠,真他孃的老奸巨猾,鍋甩的明明白白。
“那下官還有最後一個請求,期望元輔與兵部協商,調動三大營部分軍士跟押送俘虜的南征將士到京郊校場!”
明朝兵部有調兵權,五軍都督府是統兵權。
像這種京營小規模的臨時抽調,兵部就可以自行處理。
但問題是沈憶宸跟兵部尚書並不熟,而且徐晞還是王振的人。
自己如今與王振有間隙,不可能去找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