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第3/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下官已在縣衙備好酒菜接風洗塵.”
“孟縣尊有心,那就先進城.”
沈憶宸滿臉笑容,一如既往的客套,絲毫感受不出他身上有何上官威儀。
本來孟安維在迎接的路上,還滿心忐忑摸不清楚沈憶宸套路,結果現在看到對方如此年輕又好說話,心中的石頭落了大半。
三元及第身著緋袍,確實給人一種權勢滔天的印象。
但年齡擺在這裡,為官經驗這東西只能一步步累積,很明顯沈憶宸還是嫩了點,沒有那等讓人感到畏懼壓迫的官威。
俗話說強龍不壓地頭蛇,沈憶宸這般模樣連強龍都算不上,就等著被地頭蛇糊弄團團轉吧。
“僉憲,儀仗已準備好,還請先行.”
“好.”
沈憶宸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朝著驛站外走去。
當他看到孟安維給自己準備的儀仗時候,臉上的笑容多了一抹冰冷氣息。
這並不是說孟安維不敬上官,安排了很簡陋的儀仗隊伍,相反眼前的儀仗規模極其恢宏,不輸省會巡撫的檔次。
最前面有吏役執鞭開道,往後有鳴鑼吏役提醒路人迴避,再後面就是浩浩蕩蕩十幾面官銜牌,上面書寫著沈憶宸在功名上的成就,以及任職過的官銜。
隊伍最中間是一頂標準的八抬大轎,哪怕不知官員品階如何,單單這個架勢就足以讓人望而生畏。
但問題是明朝乘轎的限制,是在明代宗景泰年間才鬆開。
正統年間就算是二三品京官,乘轎都偷偷摸摸的只敢用二人抬,最多不過四人抬,八抬大轎至少京師沒人敢用。
除了這頂八抬大轎外,後面更是浩浩蕩蕩跟著上百人的隊伍,讓人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縣城可以拿出的迎接水準。
孟安維看到沈憶宸站在原地沒動,還以為他是被這接待儀仗給震驚到了,於是上前講解道。
“僉憲,下官在半個月前收到吏部諭令,得知您要來山東治水,立馬就命人準備好了接待儀仗.”
“規模檔次,全部都按照二品巡撫標準制定,決不讓僉憲感到絲毫的怠慢!”
原來山東巡撫的儀仗是這樣嗎?沈憶宸心中有著一抹冷笑,他不由想到了出鎮河南、山西兩地的巡撫于謙。
同樣督政一方,于謙出行就靠著一匹馬,連二人抬的小嬌都沒用過。
難怪這麼多年河南、山西天災都能平穩度過,而山東決堤一路屍橫遍野,從這裡可見一斑!“孟縣尊有心了.”
“此乃下官分內之事,還請僉憲上轎.”
孟安維滿臉討好笑容,在他看來沈憶宸很滿意自己的安排。
坐上這八抬大轎,不單單是儀仗規格用了巡撫的標準,就連開道棒鑼,都用上了十一響,可謂極盡尊榮。
從驛站一路前往縣城,沈憶宸不時的掀開車簾,打量著外面的場景。
相比較運河上兩岸災民遍地的景象,這一路兩旁可謂“乾乾淨淨”,別說流民了,連乞丐都看不見一個。
進入縣城後,那更是熱鬧非凡,身穿錦衣的各式人員在街道上來來回回的行走著,處處彰顯陽穀鎮的繁華富裕。
“僉憲,陽穀鎮乃兗州大鎮,早在先宋就被設立為城關,至今有數百年的歷史。
而且緊靠黃河跟運河,乃連線南北的商業重鎮,可謂百業俱興.”
孟安維向沈憶宸介紹著陽穀鎮,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宣揚著自己主政一方的功績。
沈憶宸是京官外派,終有一天要返回京師的,如若能在他這裡留下一個好印象,說不定就能抱得大腿一飛沖天。
“看來孟縣尊管理陽穀頗有政績.”
明面上沈憶宸讚揚了一句,內心裡面卻萬分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