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步步為營 (二合一) (第3/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自己是絕對乾淨的,想要挑出罪行總有辦法。
就算真的沒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本官附議於少保.”
商輅身為閣臣擺明態度,他同樣跟沈憶宸商議過,石亨這種擁兵自重的權臣早晚得除掉。
“本官反對論處忠國公.”
“本官棄權……”
文淵閣內十幾位朝廷重臣,紛紛在決議中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最終投票下來棄權佔據了半數之多,許多閣部重臣抱著兩邊不得罪的心態,乾脆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任由沈憶宸跟石亨兩虎相爭。
除此之外,支援的票數僅比反對的多了兩票,要知道石亨抗命不遵是證據確鑿的事情,就連這樣閣部大九卿的重臣都有數人表明不應該問罪,著實能從這點感受到石亨權威之盛。
統計了結果之後,沈憶宸望著眾人,依舊是那副面無表情的模樣平靜說道:“既然廷議結果已出,那本閣部便呈交給陛下御斷,辛苦諸位同僚趕往一番.”
說罷,沈憶宸就站起身來,朝著在場重臣拱了拱手致意。
見到沈憶宸起身,在場的朝廷大員們,同樣紛紛起身拱手還禮。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都御使王文卻開口問道:“好像元輔並未表態,不知是何意見?”
聽到王文這番話,在場眾大臣才意識到,沈憶宸從始至終並未參與投票。
不過大家潛意識裡面,把沈憶宸歸納到贊同于謙的行列中,先不說他們兩人的私交,單單能如此迅速的舉辦閣部大九卿廷議,沒有沈憶宸在背後推波助瀾是不可能的。
“表決結果已出,本閣部意見已經無關緊要了.”
沈憶宸淡淡的回了一句,明朝真正意義上的內閣首輔制度雖然起始於自己,但目前權勢還遠遠沒到廷議一言堂的地步,依舊是按照大九卿投票的表決結果。
既然贊同多了兩票,那自己無論是附議還是反對,其實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對於結果是無關緊要,可對於吾等卻是意義重大,還請元輔表決.”
都御使王文也算是歷經數朝的老臣,不過他最為離譜的卻不是為官資歷,而是次次站隊錯誤的本事。
最早王振獨權期間,王文就是靠著抱大腿擔任了都御使,並且被朝廷百官視為閹黨中人。
後續土木堡之變王振倒臺,王文蜷縮了一段時間躲過了清算,結果又被視為太上皇一脈的舊臣,沒有得到景泰帝朱祁鈺的重視。
再後來易儲三派站隊,王文不知道是不是汲取了什麼錯誤經驗,既不站隊景泰帝一脈的朱見濟,又不站隊太上皇一脈的沂王朱見深,腦回路大開的選擇跟石亨一同迎立外藩。
但話又說回來,能次次在這種極其重要的皇權政治戰隊上錯誤,去能始終屹立不倒位列大九卿之一,不得不承認也算是一種本事。
“沒錯,本官也輔是何意見.”
工部尚書石璞當即表態,他是六部中除了禮部尚書胡濙外,僅剩完全站位傳統文官集團的六部尚書。
現如今傳統文官集團已經被沈憶宸給壓的喘不過氣來,反正雙方都已經到了矛盾無法調和的地步,石璞也懶得再管得罪不得罪這個問題。
既然王文都已經帶頭詢問了,他也憶宸召集這次廷議,到底想要達成什麼目的。
面對石璞的追問,沈憶宸的嘴角流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然後才回道:“都御使跟大司空話已至此,那本閣部也不好推諉.”
“關於定罪忠國公石亨,本閣部反對於少保論斬的定罪.”
此話一出,在場大多數閣部重臣的臉上,流露出一抹無比震驚的神情。
他們都以為沈憶宸跟于謙是一夥的,預設結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