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步步為營 (二合一) (第2/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于謙的懲罰表達異議。
“軍法嚴於刑律,戰場上講究的就是一個令行禁止,要是國公統帥便能夠抗命不遵,那如何令底下將士信服?”
“本官沒有任何武斷,石亨此舉按律當斬!”
于謙就是這樣公事公辦的性格,不會給任何人顏面,從而導致他在官員中的“人緣”極差。
一番回應讓俞士悅有些啞口無言,畢竟軍法跟刑律是兩套不同的體系,更重要于謙乃兵部尚書稱得上文官掌武事,再加上他總督天下兵馬的許可權。
要做出什麼軍法上的處置,別說是刑部尚書沒有資格說三道四,就連吏部天官跟內閣首輔這樣的重臣,恐怕也插不進去手,除非是明朝後期內閣主宰一切的階段。
“於少保,你沒有考慮過忠國公手握重兵,並且還身為先帝託孤大臣,貿然論斬可能會引發朝野動盪?”
戶部尚書年富皺著眉頭詢問了一句,他跟石亨算得上死對頭,硬生生從邊關巡撫位置排擠出來,差點沒有被各種彈劾摘掉頭頂烏紗帽。
不過恰恰知道石亨的恣意妄為,他很清楚廷議結果就算是達成了問罪論斬,此人也絕對不會乖乖認罪。
到頭來京師烽火四起,于謙又做好了鎮壓叛軍的準備了嗎?
“本官按律行事,又何需懼怕朝野動盪?”
于謙聽懂了年富話語背後的意思,但他身為兵部尚書,並且總督天下兵馬,要是擔心“權臣”叛亂便姑息養奸,這絕對不是于謙的性格。
敢反叛就敢必領兵平叛,哪怕于謙僅孤身一人,也絕不會為了惜命放任石亨踐踏諭令!
于謙的強硬有些出乎眾人意料,他這種一根筋的性格,大九卿重臣也算是見怪不怪了,於是乎紛紛把目光望向了主位上的沈憶宸。
如今論權勢,沈憶宸不在石亨之下,他有著主導走向的能力。
沈憶宸的表態,將決定閣部大九卿廷議的結果。
但是讓眾人感到意外的是,沈憶宸面對暗示的目光,彷彿如同沒有看見一般,淡淡的詢問道:“可還有哪位同僚對於少保的問罪有異議?”
該說的反對理由已經說了,再說下去就只剩下圖窮匕見的平叛,但那種操作是不會放在閣部大九卿廷議這種公開場合上訴說。
對於沈憶宸的詢問,眾大臣只能表達沉默。
“既然沒有異議,那就開始表決吧.”
說罷,沈憶宸把目光看向了閣內諸位大明重臣,等待著他們最終的決定。
“抗命不遵乃國之大忌,絕不能縱容此等行為發生,本官附議於少保.”
吏部尚書李賢首先表明自己態度,他早就跟沈憶宸關於韃虜犯邊的事情商議過,想要騰出手來全力對付北方強敵,那麼就得攘外必先安內,忠國公石亨屬於不得不除掉的權臣。
“本官反對輕易定罪大明國公,特別是論斬這種極刑.”
刑部尚書俞士悅當即表達了反對,忠國公石亨與他有恩,這份恩情得回報。
另外堂堂大明國公說殺就殺,還是在閣部大九卿的廷議上表決,簡直是聞所未聞。
要不是礙於沈憶宸強勢,加之實在摸不清楚于謙到底有何想法,俞士悅恐怕會學禮部尚書胡濙直接缺席。
“本官同樣反對定罪忠國公,此乃陛下天威,元輔有些僭越了.”
都御使王文多來年一直跟沈憶宸處於對立陣營,現如今對方已然走上了位極人臣的位置,給王文帶來了極大的危機感。
雖說皇帝年幼必須得由沈憶宸輔政,但也沒到可以隨意論斬大明國公的地步。
要是這種廷議都能順利透過,那麼今日可以斬石亨,明日就能斬自己!
到了閣部大臣大九卿這個問題,沒有哪個人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