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大手筆 (二合一) (第2/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命運無法改寫,沈憶宸打算從別的方面下手,被動防禦從來都不是他的風格。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之前廷議結果,是運輸京師跟通州倉米糧馳援遼東,激勵九邊將士們計程車氣。
本閣部如今想要更進一步,還請大司徒統籌預算,撥付糧餉給宣大兵馬,聯合遼東都司徹底吞併薊、遼邊外的兀良哈三衛!”
這一刻,沈憶宸向金濂說出自己的戰略目標,那就是歸附大明數十年之久的兀良哈三衛,也就是後世的朵顏三衛。
從永樂帝后期開始,兀良哈三衛就處於一種左右反覆橫跳的狀態中,強勢時想著脫離大明的羈絆政策,恢復屬於它長生天子孫的榮耀。
弱勢時就搬出當初與明成祖朱棣簽訂的協約,願意歸順大明成為最好的屏障,避免其他蒙古諸部從薊、遼防線劫掠襲擾。
這些年兀良哈三衛期望得到南方更為溫暖肥美的牧場,透過逐步蠶食的方法,硬生生把地盤從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全面向前推進,如今已經奪取了大寧地區,徹底沿著宣大長城防線駐牧。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明軍想要徹底的征服草原,就需要足夠多的養馬地,並且從根源上虛弱蒙古人的力量。
那麼吞併兀良哈三衛,讓他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是中原大一統王朝應該做的事情。
“吞併兀良哈三衛?”
聽到沈憶宸的言語,戶部尚書金濂的臉上可謂是滿滿的震驚。
他本以為這是相邀議事,沈憶宸大機率是說點跟賑災濟民有關的事情,撐死涉及些“糧戰”方面的援助。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是如此的獅子大開口,要做的是開疆擴土!“當年太宗皇帝曾借兵於兀良哈三衛,後續更是授官賜誥印冠帶及白金、鈔幣、襲衣等等,世人皆知為我大明臣屬藩邦.”
“如果公然剿滅吞併兀良哈三衛,有損泱泱大國的禮儀道義,更會讓萬國藩邦離心離德,違背了孔孟聖賢的王道教化,此事萬萬不可!”
金濂當即否決了沈憶宸的想法,他畢竟是接受儒家理學的文人,相比較瓦刺跟韃靼兩部名義上臣服,兀良哈三衛屬於實打實的大明韃官乃至於早期“盟友”。
大明號稱禮儀之邦,怎能做出這種禮法崩壞之事?“臣屬藩邦?”
面對金濂的迂腐跟狹隘,沈憶宸實在忍不住用著嘲弄的語氣,說出這個名詞。
“但凡兀良哈三衛有歸順臣服之心,就不會數十年下來有著無數次的反叛,以及南遷蠶食大明的國土.”
“大司徒你可還記得自己參贊寧夏軍務時期,防備過的蒙古韃虜擾邊?可還記得沙州、興武二城的烽火,河西、固原兩地的硝煙?可還記得九邊有多少將士百姓,慘死在反覆叛亂的韃虜屠刀之下?”
“我不需要什麼禮儀之邦,王道教化。
對於韃虜本閣部的要求只有一條,那便是封狼居胥,飲馬瀚海!”
沈憶宸說出這番話的時候,神情中流露出一種罕見的戰意跟嗜血。
兀良哈三衛如果此刻的大明不去吞併,那麼必然會被瓦刺部給徹底統一,與其在乎一些什麼禮儀之邦的虛名,沈憶宸更希望能看到明軍的戰旗,插在蒙古大汗金帳的頂端,達成歷代中原王朝兵家武將的至高榮耀!金瀚並不意外在沈憶宸的嘴中,說出這些離經叛道的言論。
他更震驚於對方如此瞭解自己,當初參贊寧夏軍務經歷過的一切。
大明前中期雖然文臣做不到如同漢唐那樣的出將入相,但事實上朝中閣部大臣中,有著相當大的比例曾在邊關督軍過,並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種手無縛雞之力,不知邊塞疾苦跟將士血戰。
正統八年金濂才從寧夏調回京師任刑部尚書,那一段參贊軍務的記憶並沒有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