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惠宗(元順帝)後,脫古思帖木兒一脈的汗統便已絕嗣,哪還有什麼天元年號?”

脫脫不花又驚又怕的質問了阿古拉一句,也先否定了自己的汗統傳承,毫無意味已經動了弒君的殺心,雙方接下來就是不死不休!還沒等阿古拉回答,站在一旁是阿噶巴爾濟,就滿臉義憤填膺的回道:“大汗,也先謀逆之心已經昭然若揭,我們必須要為先祖卓裡克圖汗一戰!”

卓裡克圖汗就是脫脫不花一系先祖也速迭兒的汗號,最早能追溯到與忽必烈爭奪汗位失敗的阿里不哥血統傳承。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先改用“天元”年號,遵從元順帝一脈脫古思帖木兒的傳承,確實相比較篡位的也速迭兒更為正統。

但問題是元順帝的後裔血脈被明軍在捕魚兒海擊敗後,出逃時全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殺光了,太師也先只能遵從一個虛名,壓根找不到任何繼承汗位的傳承人。

於是乎答案就很明顯,既然沒有傳承人,那麼就只剩下兩條路可選。

要麼太師也先自立為汗,要麼就是再從黃金家族血脈中找一個繼承人。

按照常理推斷,也先都否定了也速迭兒的汗統,那麼必然不會在阿里不哥的後裔血脈中找傳承人。

偏偏阿噶巴爾濟被汗位誘惑衝昏了頭腦,嘴上雖然說著也先謀逆,要為祖先汗統一戰。

實則心中想著從脫脫不花這裡,順勢接過韃靼部的兵權,以求最大限度儲存族群力量,成為自己日後統治的根基。

望著阿噶巴爾濟這副熱血求戰的模樣,脫脫不花心中感到很欣慰,至少在關鍵時刻依舊有著兄弟齊心,沒有像太師也先屈服的想法。

“五千部族軍已經被擊潰,意味著也先來勢洶洶做好了完全準備,再貿然領兵迎戰定然勝率不高.”

脫脫不花否定了阿噶巴爾濟領軍作戰的想法,他心中很清楚這種局勢之下,再度出擊跟瓦刺大軍作戰毫無勝算。

哪怕勉強能取得一些優勢,自己部落也會損失慘重,無法承受後續瓦刺部的侵擾。

目前好的解決之法,便是驅虎吞狼!“哈木格,你立馬前往遼東軍邊堡,就說瓦刺大軍來襲需要馳援.”

“大汗,嚮明國遼東軍求援,這會不會在蒙古諸部中遭來非議?”

得令的哈木格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領命,他們這些一線將領很清楚前線韃靼部族軍出現潰敗,問題更多是出在內部軍心上面。

或者更為直白一點說,脫脫不花嚮明國俯首稱臣,讓許多族人感覺受到了侮辱,寧願去相信太師也先恢復成吉思汗榮光那套。

現在去向明軍求援,毫無疑問將進一步打擊脫脫不花僅剩不多的威望,到時候大戰來襲怕事兵敗如山倒。

“非議?”

脫脫不花冷笑一聲,他對於蒙古諸部的嘲諷譏笑何嘗不知?但問題是隻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資格去評定成敗,哪怕偉大如成吉思汗,崛起之前也遭受過許多屈辱跟臣服。

韃靼部就算不向明國皇帝俯首稱臣,難道就能免於被瓦刺部吞併的結局嗎?從也先要求召開蒙古諸部會盟,擁立猛可為皇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把野心寫在了臉上!“本汗已經選擇了屈辱的蟄伏,那麼明國就必須付出宗主的代價,否則一切豈不是白白損失?”

“哈木格,事不宜遲,趕緊去向明國請求援軍!”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哈木格沒有再過多的猶豫,抱胸領命後就快步走出了汗帳。

望著哈木格離去的背影,阿噶巴爾濟的臉色陰沉無比,遼東軍的戰鬥力,沒有誰比曾經的敵人更加清楚。

隨著去年遼東之戰後參將李達全面掌兵,整體戰意出現了一個質的飛躍,再也不是當初保守綏靖的態度。

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