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意識到手下的臣子,自己無法完全的掌控時候,取而代之的就只剩下君臣禮法帶來的“忠誠”約束,期望著對方能做到君臣相得,不會讓自己失望。

歷史上的景泰帝朱祁鈺,秉持著猜忌跟信任的複雜心態,硬生生的隱忍了于謙整個提督天下兵馬時期,直至臨死之前聽到景陽鐘敲響,才釋放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下意識認為于謙反了謀朝篡位。

現在這份猜忌跟信任的夾雜交織心態,過渡到了沈憶宸身上,他的這句話是警告,同樣也是期待。

沈憶宸,不要讓朕失望!“臣定當竭盡畢生所學,上不負天子,下不負萬民!”

沈憶宸緩緩站起身來,沒有在乎君前失儀的規矩,昂起自己的頭顱目視著御臺之上的景泰帝朱祁鈺,說出來自己心中理念。

只要朱祁鈺不負天下,那麼自己就不負君王!君臣兩人對視數秒後,沈憶宸這才挪開了自己的目光,拱手致歉道:“臣失禮,還請陛下恕罪.”

“一點小節,無妨.”

朱祁鈺擺了擺手,他發現自己愈發的看不懂沈憶宸,明明表現的非常謙卑恭順,卻蘊含著一種強硬無比的態度跟堅持。

“黔國公跟雲南布政司上疏的奏章,朕這段時日同樣關注思索過,麓川賊首勾結了緬甸藩邦,同時聯絡了西南苗民準備聯手作亂.”

“去年為了解除京師危機,把南征軍以及軍械糧草通通從南方運輸了過來,如今要再度全盤轉運到南疆。

先不說耗費的物資帑幣不計其數,單單佔據大運河的運力,就將加劇北方缺糧的危機.”

“南征軍平叛的種種難處,你可想過?”

朱祁鈺並不是什麼昏庸懈怠君王,對於內閣票擬上來的奏章他通通看過。

只是很多東西看了,除了催促臣下去解決外,他一個君王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靖遠伯王驥率領南征軍平叛麓川,確實是消除了京師一大隱患,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裝備軍餉從哪裡來?要知道第四次麓川戰爭,明英宗朱祁鎮幾乎是搬空了整個國庫,直接導致了東南農民大起義,間接導致了土木堡慘敗差點亡國。

東南起義被沈憶宸給平叛了,土木堡之變卻無法改變歷史,現在第五次麓川戰爭再度提上日程,大明又將付出怎樣的代價?“陛下,臣已經託江南商賈,自費透過海運籌齊了三百萬石米糧。

再加上京師跟年前通州倉儲備的軍糧,足以度過這次京師糧食危機,粉碎背後哄抬糧價的利益集團!”

到了這一刻,沈憶宸沒有隱瞞,一五一十把背後關於糧戰的部署給全盤托出。

畢竟靖遠伯王驥的軍費,還需要從會昌伯等一眾京師官紳勳戚身上放血,早晚都會被皇帝得知。

三百萬石?聽到沈憶宸說出來的數字,朱祁鈺倒吸了一口涼氣,整個大明一年單純糧稅也就兩千多萬石,真正運抵北方的不會超過一千萬石。

沈憶宸憑藉一己之力,相當於籌集了整個大明帝國北方半年的米糧,著實太過於驚人。

“大明海運有如此運力嗎?”

短暫的震驚過後,景泰帝朱祁鈺就敏銳察覺到關鍵點,三百萬石米糧還能靠著錢財解決。

以沈憶宸背後成國公的勢力,以及跟泰寧侯陳瀛聯姻帶來的“嫁妝”,有如此財力還在合理範圍之內。

可問題是運輸到京師,意味著海運有著不輸於大運河的運力,自己身為當朝皇帝都不知道,何時大明有如此誇張的海船運輸能力,沈憶宸怎麼做到的?“啟稟陛下,臣當初領命提督福建兵馬,實則還受到了太上皇的秘旨,督造一支下番艦隊.”

“此刻海運米糧,加上之前的率兵馳援京師,皆為大明的寶船下番艦隊!”

皇兄派沈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