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人心所向 (二合一) (第2/4頁)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寵全文免費閱讀 無限迴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就是在匡扶江山社稷,庇佑大明北境蒼生萬民!這種功臣要是被偽詔冤殺,那朱明就跟趙宋無異!翰林清貴的介入,就意味著科道言官群體將進行站位。
說實話沈憶宸在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科給事中的口碑,著實不怎麼樣,類似於孫太后心中的印象。
但明朝前中期科道言官跟明朝後期黨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很多人心中依舊有著一腔報國熱血,願意放下私人恩怨而站在家國大義的角度上看待問題。
“兵部給事中何凱輝,願信任沈提督!”
“監察御史趙寒山,願信任沈提督!”
“翰林院修撰商輅,願為沈提督擔保!”
站在殿外的京師中低品階官員,紛紛朝著殿內高呼發出自己的吶喊。
國破家亡之際,豈能因一道聖旨便處置功臣?“臣附議陳元輔.”
曾經被王振誣陷入獄後,低調軟弱許久的吏部尚書王直,此刻終於站了出來附議陳循的言論。
他的表態,意味著內閣首輔跟吏部天官達成一致意見,閣部合流就幾乎等同於整個文官集團,此刻朝廷內外再無足夠的反對力量。
望著臺下群臣的站隊,特別是閣部大臣願為沈憶宸擔保,孫太后臉上的震驚徹底掩飾不住。
她萬萬沒想到勳戚武將大部分土木堡陣亡後,沈憶宸一個區區翰林院從五品官員,加了詹事府左春坊大學士才堪堪達到正五品的“小官”,能得到以閣部為代表的大半文官集團力撐。
此子,真的就這麼人心所向嗎?“母后,此事該如何是好?”
郕王朱祁鈺非常清楚自己的尷尬定位,不敢過於攝入這種朝政風波,更不敢把皇兄朱祁鎮的聖旨判定為偽詔。
“郕王,你如今身為監國,當承擔起天下重任.”
孫太后神情嚴肅無比的回應了一句,這一次她並沒有把決斷權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是交還給了郕王,讓他來自行判斷。
因為孫太后心中隱約有種預感,可能未來的大明江山,快要變天了!“母后,兒臣我……”咋一聽到讓自己決斷,郕王朱祁鈺有些慌張,下意識就想要推脫。
不過當他看到孫太后輕微的搖頭舉動,以及殿內滿朝文武大臣的期待目光,朱祁鈺把後面推託的話語嚥了下去。
剎那間,他明白皇室此刻需要有個人站出來,擔當起天下重任!“少司馬,本王認為你言之有理,沈提督雖行事略有逾矩,但為國為民之心不容置疑.”
“皇兄欽點沈憶宸為三元及第,往日裡更是恩隆聖眷,豈會懷疑他有謀叛之舉?”
“此道聖旨定為瓦刺太師也先偽造,意圖離間我大明君臣相宜,定不能讓其奸計得逞!”
大敵當前,哪怕郕王朱祁鈺事實上在心中,並不怎麼相信沈憶宸的忠誠。
可他依然在明面上,把朱祁鎮的聖旨判定成偽詔,避免了大明出現內亂的可能性。
“郕王英明!”
山呼海嘯般的稱讚聲,從眾大臣嘴中喊出,很多人都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郕王,臣還有一事進言!”
于謙並沒有就此罷休,打算一鼓作氣徹底解決京師危機。
“少司馬,但說無妨.”
不知為何,朱祁鈺感覺于謙能給自己一種莫名的安心,可能是對方流露出的那股正氣浩然,他願意去信任這個掌控京師安危的兵部左侍郎。
“同意沈提督率軍入京駐防,以應對接下來蒙古大軍的攻勢.”
于謙出任山西巡撫多年,雖然是文官不掌武事,但對於蒙古人的瞭解不比武將少。
瓦刺蟄伏多年統一蒙古三部,並且還贏得了土木堡大勝,俘獲了大明皇帝。
以太師也先的雄心壯志,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