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偏差。而他們為了不改變歷史,用盡方法將孫權送入孫策的營帳,這就是修正。
不同的事件會引發不同的結果,天書的每一次預言似乎都在確保歷史朝著某個方向前進。張槐序不知道那個方向的終點有什麼,但修正必然存在,否則容錯率太低,一步錯步步錯,最後天書的預言豈不是成了笑話?
不過,歸藏天書也只是蚩尤族人的天命和歷史。對於天師族來說,未來是有無限種可能的。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世界包羅萬千變化,理應順其自然,豈可強行扭轉?天師蚩尤兩族本就有血仇在身,加之歸藏天書出世,雙方理念衝突再次升級,從此歸藏天書便被天師族視為邪寶,但凡歸藏天書預言之事,天師族必要對抗之。
但這些事眼下也不必與葉淺淺細說。
葉淺淺好一會兒沒說話,可以修正的歷史讓她的心情更加低落,半晌之後才喃喃道:“可惜子壽還是死了。”
張槐序的猜測自然也無法驗證。
“也不知道知聰在哪裡。”葉淺淺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對找知聰這件事沒那麼積極了。
按照張槐序的記憶,知聰並沒有逃掉。
蚩尤聖女打敗了張天師,攔下了想要逃走的小情侶,第二天當張天師找到小情侶中的女孩時,她已經一改初衷,堅持進宮了。
知聰怎麼樣了呢?沒人知道。他才體會到兩情相悅,情真意摯,剛剛感受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純潔的一段感情,卻被素來疼他的親人拆散。而後他回到家裡,迎接他的是父親的死訊,並且父親一句話都沒有給他留下。
生離,死別。
經歷這些事後的知聰,會怎麼樣呢?想到後世那個跟在葉海青身後的活潑少年,葉淺淺說不清自己的心情。
或許時間真的會沖淡一切吧,總之一千多年後的少年,看起來已經無憂無慮,甚至在知道這次任務的目標是太昊瑤琴時,也沒有像葉海青一樣,想要回來改變些什麼事。
畢竟過了太多太多年,他應該已經放下了吧。
這麼想著,葉淺淺心裡好受了些。其實她是認同張槐序關於天命的說法的,如果真有天命,那麼歷史是會修正的,如果不能修正,天命一說也就成了無稽之談,會被更改的天命,還能叫天命嗎?如果沒有天命,歸藏天書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蚩尤族又為什麼一定要按天書的預言做事?
所以說恰恰是歸藏天書的存在,證明了天命的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結果不容更改,就算中間偶有錯漏,天書也會將之修正。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歸藏天書發出的所謂預言,更像是任務,因為它本身就是為修正歷史而存在,蚩尤族不過是完成修正任務的工具人。
當然像張槐序所說,這一切都是猜測,她沒有試過。不過她倒是覺得,蚩尤聖女可以在以後的任務中驗證一下。如果這個假設成真,那蚩尤族也就不用太過於兢兢業業地去完成天書預言了,反正可以修正的。
就像做一件衣服,不小心地在縫製過程中剪出了口子,補上就好了。
不過這個念頭剛剛升起,葉淺淺就明顯感覺到內心強烈的不悅,她馬上收斂念頭,不敢再用自己偷懶的理論去挑戰蚩尤聖女堅定了幾千年的信念。
“走吧,我們去找知聰。”知聰沒有去找葉海青,也沒有回家,葉淺淺推斷他可能會去投奔石州的叔叔,那是他除了蚩尤族外唯一的親人了。
說真的,葉淺淺並不想去找知聰,不想去拆散一對小情侶,更不想面對知聰知道一切後的傷痛,可她知道,就算她放過知聰,等她走後,蚩尤聖女也會把那對小情侶抓回來。還不如她先把小情侶找到,給他們足夠的告別時間,免得他們擔驚受怕,把時間都浪費在了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