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布萊恩特日復一日的努力,經歷了一輪無比糟糕的總決賽後他並未消沉,而是希望能夠更接近羅傑,更接近勝利。
雷.阿倫同樣在繼續精進自己的技術,上賽季季後賽的結局讓他感到恥辱。他不想再敗給羅傑那種自大的人渣,絕不。
格蘭特.希爾思考著自己的未來,他的未來不屬於底特律,也許從一開始他就不適合那個壞孩子們宮殿。上賽季練出中投的他打出了自己的巔峰賽季,但戰績卻反而是近幾年來最差。他也想要勝利,所以他不得不走。
阿蘭.休斯頓欣然接受了金州勇士奉上的6年一億美元合同,離開了邁阿密。他相信這是自己職業生涯巔峰的開始,勇士隊老闆克里斯.科恩也相信球隊能夠轉虧為盈。
特雷西.麥格雷迪和拉里.休斯、邁克.米勒一起成長,他們都堅信奧蘭多的重建時間已經結束。
2000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很少有人能夠經歷這樣的千年之交。而人類的基因決定了他們總會在一些特殊的時刻,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
可對一些80年代就開始活躍於nba的球員來說,世紀之交沒有美好的憧憬,全是絕望。
作為四大中鋒之一的帕特里克.尤因終於還是在一片罵聲中被紐約人拋棄,將他交易到西雅圖,讓他離開了從1985年起就為之效力的尼克斯。
上賽季的尤因場均只有15分9個籃板,並且作為中鋒,命中率卻只有46%。
他說他希望在紐約終老,至少執行完這最後一年的合同。
可紐約沒有給他這個體面。
他們迫不及待的將合同只剩一年的尤因交易到了西雅圖,彷彿一天都不想再看見他。
這位曾經風光無限的紐約金剛此刻卻像個沒用的老頭兒,被一腳踹出了家門。
那些在東部鐵血奮戰的日子,那股“和這個世界幹一架”的喬治城精神,從今往後都將徹底從紐約消失。
人們接下來只會記得三件事——他和邁克爾.喬丹一起也沒能奪冠、他和邁克爾.喬丹一起去黃金俱樂部開黑、他被紐約掃地出門。
這既是競技體育的殘酷,這即是勝利者光鮮背後,那些失敗者的悲哀。
哈基姆.奧拉朱旺在1994年奪冠時絕對想不到,6年後他會被火箭主動擺上交易貨架。
他並非沒有想象過自己37歲的樣子,他覺得以自己的成就和對火箭的貢獻,37歲時就算不再是火箭隊的核心,他也可以扮演賈巴爾在showtime湖人所扮演的角色。
後者在1987年輔佐魔術師奪冠時已經40歲,但總決賽場均仍可以拿下21分7個籃板。雖然他不再是fmvp,可依然是球隊最重要的一員,依然被湖人尊重。
直到1989年42歲時,傳奇天勾才真正凋零。
所以37歲,在奧拉朱旺看來自己起碼還能再當個副手,繼續追逐冠軍,成為火箭隊的圖騰。
就算自己狀態比想象中的糟糕,奧拉朱旺也相信火箭隊絕不會讓自己這個隊史傳奇去外界飄蕩。
可現實狠狠抽了大夢的臉,上賽季場均只有10分6個籃板的他,同樣在合同只剩一年就將終老母隊之時,被毫不留情的擺上貨架。
什麼圖騰、冠軍,也敵不過時光和18歲的嬌妻。
死光槍傑夫.霍納塞克同樣是“絕望老年組”的其中一員。
雖然咖位遠比不上那兩位90年代的頂級中鋒,可霍納塞克同樣能感受到這種夕陽西下的心酸。
99-00賽季,他結束了與猶他爵士的最後一年合同。
上賽季,每場比賽他都要在雙膝戴上厚厚的護具。
無意中照鏡子時,他會感慨自己怎麼已經如此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