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右彎跟t9左彎是連續s組合彎,輕剎調整速度貼右側入彎,注意要自己的角度跟走線,這裡經常會出現並排搶t9入彎線超車。”

“想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就得利用外側路肩拓寬走線,提升自己的過彎速度,然後在t9彎道出彎的時候全油門加速衝上坡直道。”

“聽明白了嗎?是全油門!”

耳機裡面傳來奧德託“咆哮”,老頭子以前擔任f1領隊時候是一副什麼樣子陳向北不知道。

但他很清楚,奧德託擔任超夢領隊之後,絕大多數時候最多就使出六七分力。

見慣了“諸神領域”的混戰,低階別方程式確實看著像小孩過家家。

某種意義上這種形容詞不算嘲諷,雷諾初級方程式車手平均年齡十六歲上下,放在大多數國家還算未成年,除了陳向北這個大齡中國車手。

這一次,奧德託開始發力了,他需要用最快時間提高陳向北的圈速跟車技!

對於這道指令陳向北沒有回話,他精神力高度集中到已經無暇關注方向盤上的按鍵。

s彎道稱得上車手最常見的彎角,陳向北對於這種走線可謂是熟悉無比。技術關鍵點就在於兩彎之間,需要快速調整方向盤角度,保持車身的絕對平衡。

問題是奧德託對於速度的要求很高,幾乎是卡著乃至超過了這輛雷諾賽車的抓地力極限,陳向北很多經驗走線都用不上。

奧德託之所以會這樣強調速度,因為比拼對賽道的熟練度跟走線,陳向北就算擁有著塞納跟舒馬赫的天賦,他也做不到幾天時間抵別人幾年。

開著同樣動力的統規制式賽車,常規走線又跑不過對手,你能做的就是比別人油門踩的更久,剎車踩的更晚,速度開的更快!從高那麼區區幾公里的極速之中,摳出來零點零幾秒的領先,積少成多直至來到榜首的位置。

雷諾賽車在s組合彎中飛馳,超乎抓地力極限的速度,讓陳向北幾乎時時刻刻都感受到賽車在“飄”。

只不過這一次,陳向北的賽車沒有失控,他用著精湛的操控完成了華麗走線。

“漂亮!”

澤野弘樹握緊拳頭,內心裡面為陳向北歡呼了一句。

他身為日本頂級賽事雙料冠軍,極其清楚賽道上這輛雷諾賽車有多麼“不堪重負”。

陳向北的過彎速度跟走線,已經不僅僅是挑戰著自己的極限,還在挑戰著這輛車的機械效能極限。

中國小子抗住了壓力,他某種程度上超出了預期!與此同時奧德託也趁著沒人注意悄悄鬆了口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下達的指令難度有多高,完全超乎了雷諾方程式車手這個級別的實力範疇。

可問題是想要拿到冠軍,就必須做到碾壓對手。

想要步入f1的殿堂,就得碾壓同級的“眾生”。

接下來幾個彎道,奧德託沒有下達挑戰極限的指令,完全讓陳向北自由發揮。

原因很簡單,奧德託只是想激發陳向北的潛力,又不是讓這個中國小子去送死。

輪胎目前的抓地力水平,能安全跑過前面幾個彎道,已經有部分運氣的因素存在。不可能接下來的每個彎道,陳向北都能救車回來。

車手能感受到賽道的極限邊界在哪裡,就達到了奧德託目前標準。

很快陳向北第一圈跑完,用著全動態起步的去推第二圈。

資料工程師水谷翔沒有告訴圈速,連續幾次打滑救車的存在,單圈速度完全可以用慘不忍睹幾個字形容,第二圈才是真正的計時圈。

不過水谷翔對於第二圈能跑多快,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

過高的輪胎損耗,已經不足以去全力push,激進的代價便是一圈跑掉一套新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