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青松吐完泡泡,才漸漸地適應在維生液走呼吸的狀態。

“青松學員,感覺如何”研究員拿著一個類似於對講機的裝置,關心的問道。

儘管這些學員在進入維生倉之前,已經進行了對維生液的過敏反應測試,都沒有檢測出什麼過敏反應,但是研究員沒有掉以輕心。

廖青松連忙比了一個OK的手勢,他們的通話是透過貼在耳朵耳道的骨傳導耳機來完成的。

“沒有問題就好,有問題發資訊通知我,我看一看你的身體狀態先。”研究員說道。

[OK]廖青松用一個防水平板電腦回了一條資訊。

研究員開啟一旁的全息電腦,翻看著廖青松的身體狀況,裡面有心電圖、血壓、血氧、血脂、血糖、激素、腦電波等等。

其他學員是情況也大同小異,畢竟這些學員的身體素質都挺好的,出問題的可能性比較小。

不過就算是這樣,周立斌和一眾研究員也沒有掉以輕心,這種事情馬虎不得。

“都沒有問題吧”周立斌問道。

“沒有。”

“一切正常。”

“沒有問題。”

研究員們回道。

周立斌轉過頭拿出通訊器,隨便挑選了一個學員的號碼,便開啟通訊。

“馬武,感覺如何”

[感覺非常的溫暖]

“屁話,這個維生液的溫度和你們體溫是一樣的,不溫暖才怪,還有沒有其他感覺,比如哪裡不舒服之類的。”周立斌笑罵起來。

[應該沒有了。對了,周老師,穿著緊身衣在維生倉裡面,大小便問題怎麼解決]

“這個問題不用你說,宇宙開發委員會的抗荷維生倉設計部門,已經考慮過了。”

[⊙x⊙他們怎麼解決]

“在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畢竟宇宙飛船到這些位置都不需要太久,至於飛到月球或者火星區域,除了加速和減速階段,其他時間都不用泡維生液的。”周立斌解釋道。

[原來如此]

“至於長時間的浸泡在維生液之中,這個不用太擔心,因為在太陽系裡面,暫時不需要長時間的加速和減速。”

這樣的靜止測試,馬武、廖青松等學員進行了3天時間,當然雖然說是靜止測試3天,實際上他們每天才呆在維生倉裡面4個小時左右,而且是上午兩次1小時,下午1次兩小時。

基地負責人翻了翻各組的報告,發現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

“既然沒有大問題,就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各位有沒有問題”

“沒有。”周立斌等組長立刻大聲回道。

“好,那就各就各位,不過安全要注意。”負責人有些不放心的再次提醒道。

“放心吧!”

“我一定注意。”

“……”一眾七嘴八舌的回道。

甲3號培訓區。

廖青松和馬武等學員12個學員,進入了這個巨大的培訓區之中,鋼鐵和泡沫水泥構成的大廳裡,一臺巨大的機器正靜靜地躺在其中。

這個東西有點像平躺在地上的摩天輪,馬武初步估算了一下,六條機械臂頂部是六個抗荷維生倉,單單是中心到頂部維生倉的半徑,就至少達到了十幾米。

“馬武!”周立斌點名。

“到。”馬武立馬出列應到。

“你第一個培訓,上。”

“是。”

馬武熟練的進入維生倉之中,按照之前的維生倉使用程式,將資料線插入脖子後面,又固定住身體。

“準備好了沒有”周立斌拿起通訊器問道。

[準備完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