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他的職位就水漲船高,成績也越高。
試執行了淡化渠之後,眾人兵分三路。
馬常去向上面打報告;袁全和廠長等人,繼續在測試著海水淡化裝置的情況,看看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而朱建國和方平等人,則去商量風電發電站建設佈置的事情。
……
汕美銀河科技的科研區域裡面,黃豪傑正在忙碌著實驗。
突然小秘書走了進來。
“阿杰,這是水務公司的朱總髮過來的報告。”
黃豪傑放下手裡面的工作,將報告接過來翻閱。
[渤海區海水淡化工程一期試執行狀況良好,單條淡化渠可以年產淡水280億立方米……滿負荷可以年產840億立方米淡水……]
看到這裡,黃豪傑嘴角上揚,為水務公司快動作的喝彩起來:
“好!好!非常好!這下子的北方沙漠的溫室大棚終於有水可用了,我對於上面也有一個交代了。”
他拿出手機撥打了朱建國的電話。
“老闆!”朱建國的聲音立馬傳出來。
“建國幹得不錯,北方用水的問題現在是迎刃而解了。”
“老闆,海水淡化工廠的產量沒有問題,現在是管道運輸不了這麼多淡水!”朱建國連忙解釋道。
黃豪傑一想頓時反應過來,那條輸水管道年輸水量就150億立方米左右,而且管道線路太過於單一,顯然無法滿足輸水要求。
而目前冀省、蒙區、遼東省、津市、北平市這五地,一年需要多少用水
冀省181億立方米、蒙區185億立方米、遼東省167億立方米、津市27億立方米、北平市43億立方米,五地一共603億立方米淡水。
603億立方米,也就是說第一期就可以滿足冀省、蒙區、遼東省、津市、北平市這五地的用水。
“嗯,我們的這些淡水供應北方五地是綽綽有餘的,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沉思一會之後,黃豪傑吩咐道:
“輸水管道馬上建,先建設通往冀省、津市和北平市的管道,這些淡水對於北方太重要了,這個事情馬常應該會幫我們解決的,畢竟水務公司70的股份是他們的。”
“是的,馬總已經去安排。”
“好,另外這個專案的名字太普通了,就改名叫再造黃河工程吧!”
事實上渤海區的第一期海水淡化工廠,其實可以當得上“再造黃河”這個稱號。
因為黃河的年流量大概在560億立方米左右,相當於兩條淡化渠的年產量。
但是兩者是不一樣的,因為黃河的水含沙量非常多,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而海水淡化工廠出來的淡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很快上面和水務公司經過一次緊鑼密鼓的討論之後,得出了一個大致方案。
決定增加兩條輸水主管道,一條是供應冀省、津市、北平市的二號線;一條供應遼東省三號線。
二號線優先開工,三號線明年下半年建設。
另外就是在渤海區魯省的沿海地區、蘇省的沿海地區,計劃建設兩座新的海水淡化工廠。
從計劃藍圖上看,再造黃河工程第一、二、三期就像三棵大樹一樣,海水淡化工廠是樹根,輸水管道是樹幹樹枝,沿線城市就像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