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

渤海區海水淡化工程一期的海水淡化工廠正式竣工。

東唐銀河水務公司的總裁朱建國、副總馬常,還有過來這邊指導工作的海水淡化研究所所長袁全,以及海峰風電的方平和張海峰等人,齊聚一堂在一期海水淡化工廠裡面。

“袁所,現在可以試執行嗎”朱建國問道。

袁全點了點頭:“可以了。”

“開始吧!”朱建國向一旁的廠長吩咐道。

廠長連忙吩咐工人,按照操作流程,開始啟動海水淡化工廠的裝置。

海水淡化工廠的淡化蓄水池的橫截面是一個梯形,設計長度為一公里,寬度是五十米。

海水淡化薄膜設定在兩側的斜面上,斜面的長度就是公里,而寬度為二十米,一側面積為兩萬平方米,兩側就是四萬平方米。

整個淡化蓄水池是半密封狀的,頭尾可以透過海水。

每一百米有一個壓水閘門,海水進入第一個閘門之後,壓水閘門就關閉起來,向另一側壓過去。

一公里從頭到尾壓過去,95的水就像榨汁機一樣被壓到海水淡化薄膜的另一側。

而到了尾段,就剩下5的高濃度氯化鈉等溶液,這些溶液被排入一個專門的滷水蓄水池裡面,然後透過管道運輸到不遠處的海鹽化工廠和儲備庫裡面。

同樣被榨出來的淡水,在蓄水池裡面,快速的被透過管道運輸向需要的地方。

目前正在執行只不過是其中一條淡化渠,單單是這一條淡化渠,一年就可以生產280億立方米的淡水。

而這個海水淡化工廠一共規劃了三條淡化渠,兩條是日常生產使用的,一條是備用的。

如果三條淡化渠滿負荷運轉,一年可以生產840億立方米的淡水。

當然滿負荷是不可能的,不是海水淡化工廠生產不了,而是運輸管道運輸不了這麼多淡水。

目前正在架設的輸水管道,單線的年輸水量是150億立方米。

如果海水淡化工廠滿負荷運轉,需要六條年輸水量150億立方米的輸水管道。

因此海水淡化工廠目前就投入一條淡化渠在試生產,而且運轉功率僅僅是40左右。

眼前這個面積多達十萬平方米,深度三十米,可以蓄水30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水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漲著。

不要以為30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可以滿足淡化渠的淡水生產速度,一條淡化渠一個小時生產的淡水,就可以填滿這個蓄水池。

所以試執行之中,僅僅是啟動40的功率,但就算是這樣,這個蓄水池在兩個半小時左右,也會被徹底填滿。

副總馬常連忙拿著一個綁著繩子的水桶,拋到淡水蓄水池裡面,不一會便提起了一桶水。

“來,大家試一試這水怎樣”馬常直接用一次性杯子裝了一杯水,嚐了嚐水的味道。

其他人也紛紛拿起杯子裝水喝起來。

“還不錯!”

“沒有感覺到苦澀味。”

“和純淨水差不多。”

“太好了,這下子北方的用水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了。”馬常高興的將一杯水一飲而盡。

“沒有那麼簡單!輸水管道的輸水量是一個問題。”朱建國苦笑起來。

眾人一聽也不由的笑起來,現在不是管道等水,而是水等管道的問題。

“朱總放心,我馬上向上面反應這個問題,既然淡水富餘這麼多,我們不能讓這些產能白白放在這裡浪費掉。”馬常連忙說道。

“那就勞煩馬總了。”

“不麻煩,都是分內之事。”

馬常巴不得這種事情多一點,畢竟水務公司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