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策談局勢 (第1/4頁)
無極之上方寶鑑 玉浦團 阿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先皇把東方交到藩王手裡,一是想讓他們阻攔住東面的齊國;二是為了壓制各地的小勢力,把天下牢靠的掌握在秦氏手裡。但這也存在明顯隱患,若是各地藩王起反心,便是來勢洶洶,勢如破竹,一舉西去,直取汴京。”
謝長柳固然是看不見,可在谷主解釋清晰的言語中自行在腦海中繪製出了畫面。
“那鎮北王呢?”東面的廣南王以及祿安王的確是危險的存在,但他們之勢不大,有野心,但拿不出實力,反而是領軍在上的鎮北王可以說是最危險的存在。他手握重兵,若是三王聯合對抗汴京,汴京就只能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
谷主知他何意,但就是這三王,不容小覷的是鎮北王,最能放心的也是鎮北王。
“鎮北王啊……此人與北地的部落對抗多年,阻隔部落入侵大梁地域,功績累累,手中握有重兵,但汴京如今能信的,怕也只有他了。”鎮北王心繫大梁蒼生,不然也不會到北地與敵軍盤旋多年,至今吃著北地的風沙,過著十年如一日的刀口舔血的日子。
“可是……聽說鎮北王與陛下兄弟不睦?”能鬧得世人皆知的不睦,又哪裡真正就是簡單的不睦,怕是真刀真槍幹過的。
傳言鎮北王脾性暴躁,可能是為軍人磨出來的心直口快的性子,最看不上汴京裡這些人文鄒鄒口是心非的樣子,聽說以前,在汴京裡縱馬還被彈劾過。但有一說一,大家對他的功績還是認可的,百姓提及他,也是贊其英武不凡。
與如今的陛下也是擺在檯面上的不合,不像其他諸王,背地裡不知道怎麼樣,但至少人前,手足情深體現德淋漓盡致。
對此谷主解釋:
“鎮北王不喜弄權謀利的人,他一心是為護大梁。”
所以,一個一心為家國的將士,比其他坐享其成的藩王更讓人放心。
如此說來,鎮北王的確可靠,想來這也是先皇讓鎮北王手握重兵的原因。
東地富庶,軍寮卻被限制,一應都是按照禮制劃定部署,可北地臨邊境,鎮北王帶兵征戰,手中的軍隊壯大,兵力佔比是眾位藩王裡最大的一位。
“可,如今朝廷面對的,對外不僅是北部的六大部落,還有東面的齊國,對內更有各地藩王,以及野心勃勃的元氏。”
如今朝廷要想肅清朝政,由要開始攏權,這才開始的就是對元氏,但這僅是一個開端,而若是元氏都擺不平,那諸王更難說,其他對大梁虎視眈眈的國家更是難說。
“陛下這些年放權太快,可權利真正到東宮手上的屈指可數。”
謝長柳明白,秦煦處境艱難不比他們每一個人輕鬆,元氏勢大,他作為一股新生的勢力的確很難撼動。
他雖說是一國儲君,可陛下並非重信於他,東宮能觸手的東西常人也能,若非有印象堂五子以及印象堂背後的勢力,秦煦也沒有如今可見的那般灑脫。
如今朝廷局勢不明,他們能看得見的,想必已經到了一個窮途末路的地步。
“我聽說……後宮又要有皇子出生。”那日曾聞宮中又有後妃懷嗣,他心疼秦煦,每一個皇子的出生都在讓東宮一點點的下陷。
“宮闈秘事你怎知道的?”谷主好奇,此等宮闈秘事,怕是沒幾個人知曉,可遠在千里之外的謝長柳又從何得知。
“有人說與過。”的確是聽人說與過,只是,那人的身份卻是不好提及。
現在謝長柳根據形勢推測的,是,陛下對東宮的態度。
先前秦煦曾說,陛下本不喜他,之所以是他為東宮,是因為元氏。
元艻與陛下之間關係匪淺,君臣一心,以至於如今元氏如日中天,位高權重,隱隱有威脅到皇權陛下才不得不開始出手。
可如今看來,元艻勢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