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鉛活字出世,老朱問文忠 (第1/3頁)
帶著大明橫推諸天下載 靈靈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鉛活字專案組,聽名字就知道隸屬於工部科技司。
如今民間部分讀書人因科舉內容方面的改革,對該政策乃至老朱本人有些非議。
這種時候,劉寬作為科技司的實際領導人,怎麼也得督促下鉛活字專案組的研製進度,表表態。
此外,鉛活字專案組成立有一個多月了,且劉寬開始便將手機、電腦以及他頭腦中相關資料都抄錄下來,給專案組做參考資料。
比如說,後世成熟體的鉛活字是由鉛、銻、錫融煉的合金,鉛在其中佔比最高,其次銻,再次錫。
明初之人自然不知銻是什麼,劉寬也不知銻在此時的稱呼。
乾脆讓相關工匠找來各種金屬,描繪其特性,讓他辨認,這才得知銻在此時稱作連錫,秦漢時期便有應用了。
所以專案組的主要任務,便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比實驗,找到適合做活字的合金配比。
專案組的第二項重要任務則是配備適用於鉛活字印刷的油墨。
劉寬電腦中恰好有這方面資料,於是直接給出答案,讓專案組照抄。
年前專案組便按資料試製出了印刷油墨。
然而鉛活字都沒出世,也就沒法驗證這油墨是否能用,又是否好用,只能等著。
至於鉛活字印刷術需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即如何製作放在一起表面齊平的鉛活字——這對後世改進印刷術的西方人來講或許是個難題,但對此時的大明來講,根本不算問題。
在膠泥活字、陶活字、木活字相繼出世後,便有人想出解決這問題的辦法。
即先製造一個用於雕刻活字的模框,然後在模框內雕刻活字。
換成鉛活字的話,只需將此法進行一些改進即可。
當然,這門技術的試驗同樣依託於鉛活字,目前也無法進行···外城。
某隸屬於工部的印刷坊大院內。
得知劉寬來訪,專案組主事官員沈棟立馬帶著幾名吏員來迎接。
“下官見過劉副郎。”
沈棟與幾位吏員一起向劉寬揖禮。
劉寬還禮,隨即直問:“沈主事,鉛活字研製進度如何了?何時可用?”
沈棟據說祖上拐彎抹角能追尋到沈括那兒,也不知是真是假。
此人也是工匠出身,卻頗為上進,文化水平不差,也有點政治嗅覺。
他一聽劉寬這問話,便知道多半是上面嫌他們進度慢了。
於是道:“有劉副郎提供的參考資料,其實我們元宵節前便試驗出了可用的鉛活字材料配比。”
“只是下官想著研製出效果更好的鉛活字,這才沒立即報上去,而是繼續研製。”
劉寬聽罷微皺了下眉頭,倒也沒責怪,而是問:“你們如今最佳配比的鉛活字印刷效果,比之其他活字及雕版印刷如何?”
沈棟道:“印刷效果比之前的膠泥活字、銅活字、木活字都好,至於與雕版相比——若不配圖的話,印刷效果還略好一點;可若是配圖,效果反倒差雕版一點了。”
劉寬覺得目前鉛活字效果能比雕版還好點,已經算不錯了,便道:“可有觀察實驗效果的印刷品?拿給本官看看。”
“自是有的。”
沈棟說完,親自帶劉寬來到存放著一套實驗版鉛活字的房間,當著劉寬的面,用這批鉛活字印刷了一篇《千字文》。
劉寬跟印象中的雕版精品書對比了下,發現似乎效果真的好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若不注意,怕是都看不出。
沈棟接著又印刷了一張帶圖的,這次與帶圖的雕版精品書對比效果差距就比較明顯了,確實略有不如。
劉寬略微沉吟,道:“陛下重開科舉,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