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道:“西方資本自然也曾用類似的陷阱對付過後世新朝,比如說糧食進口陷阱。”

“但我們歷史悠久,早就深刻明白糧食供給乃國家命脈,不能握在他國手中。”

“再加上七八十年代就搞出了雜交水稻,糧食產量大增,便沒有掉入西方資本的糧食進口陷阱裡。”

“當然,新朝曾在其他方面吃過西方資本的虧,比如說大豆——白頭鷹利用其產量、資本方面的優勢,以及我們對大豆的海量需求,一度使得新朝對該國大豆十分依賴。”

“於是,白頭鷹的資本家就透過操控大豆價格,從新朝賺取超過正常水平的利潤,甚至還曾在政治需要時,卡住大豆貿易量來威脅新朝。”

“好在微臣來大明前,新朝對白頭鷹大豆的依賴性已經有所減輕。”

“在其他方面或許也有類似的事,微臣並不清楚,便不多講了。”

老朱、朱標、朱棣等人聽得面面相覷,沒想到僅一個大豆,後世國家都能利用與他國爭鬥。

然後老朱就不禁感嘆道:“後世國家爭鬥如此詭譎複雜,兇險莫測,國家首腦一定很不容易,怕是夙興夜寐,猶擔心做錯事。”

劉寬道,“後世國家首腦難做是肯定的,但也沒陛下想得那麼艱難——陛下如今都知道組建內閣、軍機處來輔助處理政務,後世國家首腦自然也知道。”

“事實上,後世國家類似的機構更多,裡面智謀之士、專業人才也更多,一個智囊團人數上千都是尋常之事。”

“再加上有超級計算機相助,這才能處理得了龐雜高深的國家事務。”

老朱先聽得一陣驚訝,隨即便心中神往。

“上千人的智囊團?若咱能有這麼多智謀之士,專業人才,治國必然也更加輕鬆。”

這時朱標插話道,“父皇,想要擁有如此多的人才,還需更加重視教育才行。”

老朱點頭,“這道理咱自是知道——而要更重視教育,須得朝廷有更多的錢糧,所以咱才要圖謀高麗、日本,才會早些派人去美洲尋玉米、紅薯等農作物,才會開啟大航海。”

說完這番話,老朱又示意劉寬講後世新朝是如何抓住發展視窗期的。

劉寬道,“說起來,新朝的發展視窗期正如影片中所講,也就二三十年而已。”

“當然,咱們中國擁有三千多年輝煌燦爛的歷史,本就為西方資本重點提防,原不該有這二三十年的發展機會。”

“但透過無數先輩奮不顧身的爭取,再加上冥冥中一絲氣運在身,這才抓住了那二三十年的發展機會···”

隨後,劉寬將後世新朝快速發展的二三十年中所經歷的各種大事、詭譎局面以及幸運事件都一一講了遍。

(這裡本來詳寫了的,可惜過不了河蟹大神那關,只能幾句話替代了。)老朱等人雖有所預料,可聽劉寬講完,才知道後世新朝當年所經歷的危險、陷阱要比那埃及多得多,局面也詭譎險惡得多。

便是朱元璋,此時都不由對後世新朝的做出某幾個重要決策的首腦心智感到佩服。

隨後朱元璋便沒有繼續詢問後世新朝之事——因為那些事固然令他長見識,可對大明用處不大。

大明在當下本就是全球頂尖的強國,甚至是最強國家。等科技、工業發展起來,更會與其他國家拉開一大截距離,進而成為真正的全球霸主。

所以,大明無需像後世新朝那般面對什麼白頭鷹等西方資本大國的陷阱,甚至幾百年內都不會被任何國家如此針對。

既然後世新朝的發展經驗用不上,以朱元璋的性格自不會在上面花費時間。

收回思緒後,朱元璋直接道:“放電影吧,小傢伙兒們怕是都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