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的一個上午,柳知英向產業園規劃委遞交了一份報告,標題為——

關於武關產業園運輸體系的集中再分配。

如果只看前半部分,無不給人一種和和睦睦共謀大局的感覺。

柳知英非常贊成運輸權的集中,稱其為產業園運輸系統從根本上的提振,闡述了許多對今後運營上的利好。

然而接下來,柳知英絕口不提武關農產品在內部的排程問題,轉而把事情放在了更大的圈子。

而這個大圈子,武關市一點也不陌生,把時間撥回往日便會發現,這是同興之所以入主的最大因素。

簡而言之,就是外部終端的問題。

如果說武關各縣的農產品,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田間地頭來到產業園,雄關冷鏈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但要說農產品怎樣走出去,這是同興當年最大的籌碼。

武關產業園,不僅是為各縣農產品打造產銷體系,其更重要的使命在於讓甘州的特色農業在省外開啟口碑,在於紫皮大蒜、黃花菜更高的溢價,過了田間地頭走不出去的年代,這才是更優的惠農之舉。

除了武關市層面的接洽,同興這樣的冷鏈大企業對市場終端跟溯是一張下探的王牌,只要接觸到同興,便意味著一個不斷向下灌注的瓶口,經雲城轉運,甘州農產走進盤湖、明江與隆山,這是無比切實的渠道。

柳知英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集中可以做到更好的分配,但集中不代表可以支配分配,因為這不是一袋大米收上來再分下去那麼簡單,運輸與終端是兩碼事。

何勁如等人的想法無非是,一旦手握運輸權,市裡自然會把終端渠道相應分配給他們,但卻低估了同興的分量。

如果交給雄關冷鏈全面運作,試問同興會開啟自己的終端和渠道,對其全面配合嗎?即便顧及大局答應武關市,多半也是做做樣子,那是人家耕耘十多年的立命之本,由此通向的市場是幹這一行最大的財路。

反過來再一想,同興還有各類水果水產的資源,也就是規劃中的去程與返程。

一趟車雙向貨,意味著走進來的產品價格更有優勢,這也是武關市接洽的終端所做不到的。

這份報告所透露出來的,儼然是讓規劃委取捨,集中之後由誰分配。

當事情來到這一步,事情忽而不再那般複雜,比起前段時間聽證會種種,只剩一個決定而已。

原因很簡單,因為運輸,已經集中了。

經歷了之前的聽證會,圍繞著武關產業園已經有絕對可觀的運輸力量,我們的車可以快速有序從下游“提貨”,也能批次系統走向上游。

至於誰來統領運輸,自然就是看誰能走得更順暢、走出大局面。

相比之下,把菜收上來不是太需要擔心的地方,這些企業的農產品收購都有監管,沒有人敢肆意妄為去吃菜農的狀。

真敢不配合,是要出大問題的。

……

何勁如從市局走了出來,臉色都給氣白了,陰險歹毒、活不當人、吃人飯不幹人事,在心裡一遍遍問候著柳知英。

回頭看去,他甚至懷疑柳知英在故意推動著運輸集中,暴躁憤怒都是做給人看的。

還有那個孟強強,儼然是在夯實市裡的信心,活脫脫一個推波助瀾,做了事還得了名,敵軍永遠是敵軍。

何勁如不會甘心,這意味滿盤皆輸,從前就被這同興騎在頭上,眼下更是我來發力你開車,可以說混得一天不如一天。

可不等他步子移開,一抬頭便看見一個穿著黑色長衫、戴著黑色皮手套的人立在不遠處。

“何總,可否借一步說話.”

早春的風不像冬時凜冽翻卷,但有時卻像一貼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