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英將這三人轟走,他們不過是何勁如派來試探的人,至於所提出來的東西,柳知英半個字都不會答應。
武關產業園自籌建以來,雄關一方所滋生的事端,柳知英苦之久矣。
早些時候庫區動線、材料裝置各種指手畫腳,後來柳知英提出農業科技館暫緩,主抓產業園建設先以出貨為主,又遭來雄關冷鏈的大肆針對,到市裡大告同興的狀。
此外,還聯合大大小小的後方冷鏈企業,讓事情沒有第二個出口。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一個個絆子乃是“一脈相承”,雄關冷鏈從最早的時候便心有不忿。
外人雖搶得山頭,但絕不能當家做主,誰家船漲誰聲高,事情還需走著瞧。
這就導致園區之外的事,柳知英盡是掣肘,人們也早已意識到,同興這一小撮外派的人馬,遠不是那話事人當年的陣仗。
這些人在這裡熬不出什麼大光景,根本沒有實力壓得住雄關大佬,遲早改了城頭旗。
從前諸事也就罷了,但今天雄關冷鏈所提出來的,屬於是動完卒子挺大車了,他們打算分離運輸權,還要同興做配合。
不知是誰提出來的這個主意,不得不說著實有些門道,簡言之便是儲運分離,同興主抓庫區,運輸由雄關來統領。
略一想便知事情沒這麼簡單,主宰運輸權意味著把同興架空,只能守著乾巴巴的園區,做不得流動之事,這與最初設想反道而行。
柳知英猜測到,這整件事情的導火索,應該就是近來武關市提出的兩千七百萬冷藏車預算,誰能拿下運輸權,自然就能排程這筆專項款。
幾乎是在這個風聲傳出的同一時間,孟強強徹底失去了聯絡。
何勁如等人看到了柳知英的憤怒,亦可以說憤怒之下的恐慌,當他把三人喝吼而出的時候,這種失態儼然是一個訊號,蛇打三寸,莫過於此。
此事一旦成行,將是柳知英無力收拾、無法交差的局面,對同興來說可謂一招釜底抽薪。
路的事不能做主,只餘下幾個大殼子可以擺佈,長久的勞心費力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氣急敗壞不再體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雄關冷鏈提出這個想法之後,很快得到市裡的重視,併為此舉辦了冷鏈流通企業的聽證會,這場會議,同興並沒有參加。
雄關方面當然不會有爭奪運輸權之類的字眼,事情都落在了“運輸權集中”。
要知道,雄關冷鏈是由武關十幾家主要冷鏈企業,抽出部分人員和財力重組的產物,是當年為了競逐上榜量身打造的新企業。
所以,它有實力強勁的“運輸大後方”,這些車隊加上市裡專項款的置辦,將組成整個甘州罕見的冷鏈運輸大軍。
一旦運輸權集中,還意味著打破各縣的地域限制,以武關產業園為核心進行通盤考慮。
這是很容易透過的提議,它意味著更科學的排程、最佳化成本的來去程分配,況且武關周邊的縣城紮緊口袋“各有貨主”,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若能借此打破這種本不該存在的區隔,全面盤活蔬菜流通體系,是武關市更願意看到的局面。
會議的最後,強運冷鏈也妥協了,由於隆威縣一直以來的大力推舉,孟強強也漸漸走進市局的眼裡。
名牌大學科班出身的他,在很多方式方法上與這些老牌的冷庫主都很不同。
首先,孟強強承諾強運冷鏈的車輛匯同運輸大軍,並且強調由雄關冷鏈進行運輸車輛的支配,一切才能執行地更為順暢。
不僅如此,孟強強還依據各縣農產品的種類、產量,做出來一張車輛排程圖,綜合考慮省道縣道的聯網,透過計算得出去程返程更低的空車率。
此一張圖,把武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