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殊同和楊成海近段時間都在隆山,只是各忙各自的事,多日之後才終於在隆臺見了面。
二人腳下是一片有些泥濘的荒地,遠看去像一片灘頭,這裡正是紅杉灣之北。
抬眼可見開闊的灣流,灣流對面的不遠處,入夜後碩大的發光字奪人眼目,寫著“盛諾水產綜合倉儲中心”。
雖說一天入晚,但依然很喧鬧,能看到很多工程隊的影子。
隆臺市著手推進休閒漁業,海港大區共計六千多畝的土地納入總規劃,未來這裡要建特色漁村、水族觀賞、漁文化旅遊等各類漁事體驗。
楊成海望著眼前的土地,這是他從來不曾想過的事情,本以為同興現今的大攤子足夠耕耘多年,眼下棋盤卻又變大了。
這整件事情胡殊同的處理方式也很讓人意外,從開始到現在和對方沒有任何直接接觸,就這麼你做你的、我做我的,犬牙似的較著勁。
“老楊,我聽說供應鏈大會上,你吹了不少牛.”
“怎麼會是吹牛呢,那可都是十拿九穩的事,你這邊走動走動準能成.”
一看又要給胡殊同加活,楊成海趕忙解釋道:“胡總,時間不在我們這邊,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隆歐冷也啟動了微倉計劃,以他們的實力很快就能全面鋪開,還不要臉抄襲我們的微倉作業系統。
要是讓他們順順當當整合起來供應鏈和第三方,更加壓著我們,那局面就更被動了.”
胡殊同點起頭來,“可問題是,你攪了這麼一場,我們的收益在哪裡?”
楊成海一怔,“你的意思是?”
“大家都很忙,再強烈的反響也維持不了幾天,況且我們同興沒那麼多媒體預算讓它持續發酵,也沒精力把時間花在這上面。
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只要推崇、點贊這些東西,它當不得飯吃.”
楊成海點頭瞭然,可以說這是胡殊同一直以來的風格,業務不是人際,容不得虛頭巴腦,與其宣宣揚揚怎樣的花火,不如多一個大單子來得實在。
“老楊,趁現在熱度還在,我們要馬上啟動下一步,這樣才能讓雪球滾起來.”
“你打算怎麼做?”
“你說的四網,融合起來就是整合平臺,其實多年以來我們都是在電子平臺進行排程,各個板塊的埠也是互通的.”
“可是,接下來還圍繞四網做文章,話題上是不是弱了些?”
“你說的是,所以不如就借這個時機推出我們的平臺.”
“什麼意思?”
“聚了才有滿天星,核心不變就是這四網,但自此之後我們不再這個提法,而是叫冷光”
“冷光?這是什麼?”
楊成海不由愕住,連他也是頭一次聽說這個東西。
“同興的冷鏈智慧系統,這個系統平臺兼具開放與閉環,像快遞一樣實現冷鏈的資訊化。
我們要為它舉辦一場釋出會,開放同興平臺給客戶看,把客戶握在手裡才是最重要的事.”
實際上,早在胡殊同與高思迪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便對青倉儲的雲倉動了心思,雖然資訊領域的很多事胡殊同做不來,但他背後有強大的黎博士。
這麼多年,無論同興大平臺的視覺化系統還是智慧溫控、司機app,黎舟是最熟悉的人。
敢和楊成海說這些話,是前期和黎舟做了溝通,達業有優秀的軟體技術人才,把雲倉接入同興大系統實現四網融合,黎舟給了胡殊同信心。
楊成海深深點頭,甚以為然,雖然資金、體量各方面都比不得中隆歐冷,但技術上同興絕對領先一個身位。
國外的技術更先進卻不代表更合適,這點竇少傑已經給了人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