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大會如期舉行,不過隆山冷協希望藉著這個機會,普及最新出臺的地方運輸規範,技術部門也希望透過這個平臺做典型的使用報告。
這些對主辦方中隆歐冷來說,無疑都是喜訊,供應鏈的打造只靠上下游密緻配合還不夠,技術、標準缺一不可,如今各大權威機構都參與進來,疏通鏈條之外還能把規格再攀一層。
一直以來,中隆歐冷都非常擅長利用媒體的力量造勢,並且待遇豐厚,凡來參會的媒體,會後都是一個優盤一個紅包,通稿就放在優盤裡。
媒體做做校正工作便可發稿,至於內容,全看中隆歐冷要表達什麼。
既然大會已經不僅僅是供應鏈銜接,中隆歐冷索性把優質的品牌方也請了過來,越發像一箇中隆歐冷牽頭的行業大論壇。
如此一來,這裡面的說道便更多了,傳播的影響面也不可同語。
在各大品牌方中,有一家很早便與中隆歐冷進行接觸,便是環時生鮮。
中隆歐冷對其背後的摩孚資本毫不陌生,大家都是站在國際的埠說話做事,當然明瞭摩孚資本的胃口。
同興配送最大的問題在於成長期,雖說它成長的速度並不慢,但市場環境也是瞬息萬變,中隆歐冷這個大攤子一旦起來,那就是全國局面。
況且摩孚資本入主中國多年,先前經歷了不少起伏,闖出大局這四個字都快磨起嘴泡了。
合作是你高我漲的共贏,而非同甘共苦的人情義氣,在一個可以覆蓋同興的大鏈條面前,環時生鮮的迫切非常容易理解。
環時生鮮提供的方案也讓中隆歐冷表示滿意,其主旨為“國際生鮮理念在中國的市場踐行”,中隆歐冷需要這樣的視野、這樣的高度,更讓人看出雙方相通的核心。
雙方都有濃厚的外資背景,進軍這片市場,與中國五花八門三六九等的生鮮品牌角逐,其實是最低階的操作。
一如很多來華的外資企業,從所在國家的過去時看中國,灌輸消費理念、培養忠實的使用者習慣,才是站在這個市場的最高點。
這裡的局面還遠未開啟,國際生鮮巨頭,尤其水產領域,無不熱望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尚有巨大的開掘空間,更不要說這裡還有大西南、大西北、老東北,潛在的市場令人興奮。
環時生鮮的這份方案切中了中隆歐冷所思,與更強供應鏈的打造相輔相成,方方面面都來聚集,讓這場大會顯得更完整更有力了。
於是乎,在大會的流程中,環時生鮮有了十五分鐘的主題報告。
竇少傑圍繞生鮮品牌包裝、生鮮健康理念等等說了不少,總之都是些大而又泛的東西。
只說整合服務,卻不言到底怎麼整合,強調了溫控融合,卻不說埠的銜接。
話也不好好說,不說配送中心,而是張嘴閉嘴都是dc,此外還有tc、pc和ec,直把在場之人聽得連皺眉頭。
直到,他開始舉起例子。
並且用明明白白的課件演繹著自己的話,這才緊緊抓住了人們的眼球。
人們漸漸心有興味,只有中隆歐冷發覺,事情漸漸變了味!
“各位,如果沒有整合服務平臺,冷鏈的供應鏈說得再多都是口號。
有的人可以保證運輸途中全程控溫,可是運輸的下一端不由自己把控,有的人在最上游把握全面資訊,但向下的力不受自己使喚。
在座都是業界行家、業界老手,冷鏈隨時會斷又為什麼會斷,我想每個人都體會深刻.”
“所謂理念,理念是什麼?”
說話間,竇少傑向上一指,“說得大氣一點,理念就是雲層上的光,但不破雲層它永遠照不進來。
說得小氣一點,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