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同興舉辦年會的時候,一架自塔斯馬尼亞的飛機,滿載來自異域的櫻桃飛到國內,這是南方一大型航空公司的首例貨運進口生鮮。
也在這段時間,國內各大主流航空公司動作頻頻,有的航企與冷鏈企業聯合推出“大閘蟹頭等艙”,將於今年上市季正式推出。
有的企業在合作中將產品定製方案落實下來,來自西南的松茸、北美的帝王蟹、歐洲的龍蝦,開發了一系列個性化方案。
這是近些年來航空冷鏈最大的風口,對航空公司、冷鏈企業、賣方企業來說都是不曾有過的機遇。
亦可以說,極致化的精細冷鏈正在通向國內市場,某些鮮花、水果和海鮮,溫控精細到小數點之後,包裝存放堪比嬰兒車,這種待遇放在十幾年前想都不敢想。
年會過後,胡殊同趁熱打鐵,馬不停蹄開啟下一步工作,此間重頭便是與青寧發改委的報告會。
出人意料的是,胡殊同沒有帶同興人參會,隨在他旁邊的只有兩個夥伴,朱士槐與齊振東。
這兩個看上去與同興並非一體的人,在胡殊同看來,恰是能讓發改委看到更足信心的人。
這件事牽連甚多,如果只靠同興人出面就可以解決,也就不會停滯到今天了。
同興在雲航有一支機隊,在行業裡已經不是秘密,令人疑惑的是,同興空運為何遲遲不掛牌?這個領域的施展比同興配送更為耀眼,可那同興主事人卻一直刻意掩著。
胡殊同的內心自有一套大概念,有了機隊對他來說就像是有了冷藏車,此皆硬體工具的範疇,而業務才能決定企業的前途。
一如牛家鎮西的這片廠區,有庫有車有人,但最早的時候,如果吃不定周邊的產地批發市場,同興只是一個悶悶沉沉的大殼子罷了。
這便不得不提,青航在同興眼中真正的運作之法。
在針對青航的方案中,同興沒有實指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而是面向整個青航的貨運。
也就是說,同興想納入整個體系,利用青寧的各大機場、四十多家航空公司、上百條航線的盛勢大局,打造強悍冷鏈合作商!
其中有很多企業並未開通貨運業務,也有很多航線只是單純的客運航線,但如果同興闖進來,這裡面待挖掘的空間令人神往。
如若事情能夠成行,在專業上同興可以提供定向的技術支援,比這更重要的是地面渠道與空中渠道的匯接。
如今的同興完全有實力稱得上一句“八方通走的大貨主”,這也將是整個體系最令人信服的貨物充量。
而同興大力倡導的貨運2000,本質上就是埠的對接,與國內其他機場的貨運航空形成合縫的機制,就像同興的讀寫器和電子標籤,拿到明赫的廠區可以照常工作,這也將為今後越發興盛的國際貨運打下基礎。
這裡彰示著同興最大的野心,也是事情難以有效推進的根本所在,在產銷大聯盟已定的背景下,胡殊同決定透過發改委做新一輪紮實的推進。
一個暖陽和煦的下午,發改委的辦公室裡,冒著淡淡的茶香,一場關於同興空運的研討會議,正式開始了。
打眼望去,共有八位領導,雷小溪、陸建華盡皆在列。
胡殊同最先將產銷聯盟的事進行彙報,渠道之外,這裡面更大的訊號乃是貨源,強調這個大體系下的品質和貨量,持有無虞,才有大通。
這個產銷聯盟見之網路與報端,青寧發改委也對其做過研究,從多個角度來講都有帶動效果,更是步履夯定應了時勢。
正以為要繼續大書特書的時候,這個板塊卻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個發聲之人。
緊接著螢幕上亮起很多資料,“這是我從雲航貨運得來的資料,航空冷鏈的盈利,第